华农黑科技:一亩地多赚千元!
华农黑科技:一亩地多赚千元!
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香稻增香增产技术正在改写传统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这项技术不仅让每亩水稻的产值突破万元大关,更让农民的收入增长了约30%。这一突破性成果,正在广东多个地区创造着新的农业奇迹。
核心技术揭秘:从品种到管理的全方位创新
这项由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香稻增香增产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优质品种的选择和创新栽培技术的应用。在品种选择上,团队特别选用了适合当地的超级丝苗香稻品种,如“青香优19香”等。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香气浓郁,品质优良。
在栽培技术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教授团队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其中包括超声波处理种子、浸种和消毒、速溶型“超级水稻壮秧剂”水肥一体化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少水灌溉、施用专用肥和喷施叶面肥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优化了水稻的生长环境,还有效提升了产量和品质。
实际应用:从珠海到梅州的高产纪录
这项技术在广东多个地区的应用,已经创造了多项高产纪录。
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的示范基地,采用该技术后,“青香优19香”折干谷亩产达到616.2公斤,靓优香折干谷亩产577.5公斤,远高于珠海水稻平均产量。同时,香米的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也远超泰国香米,每亩效益增收500元以上,创造了丝苗香米珠海高产纪录。
在梅州兴宁的示范基地,这项技术更是创造了双季丝苗香稻的高产纪录。早季示范片平均亩产726.38公斤,晚季平均亩产719.8公斤,周年亩产达到1446.18公斤。与基地原有产量相比,每亩增产128.64公斤,增幅超过21.77%,每亩效益增收500元以上。
经济效益:每亩产值突破万元
采用华南农业大学的香稻增香增产技术后,水稻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以梅州兴宁的示范基地为例,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和全程绿色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产量的突破,更提升了稻米的品质和市场价值。据测算,采用该技术后每亩产值可超万元,农民增收约30%。
未来展望:技术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技术体系,扩大推广范围,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黑科技”将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