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丝路文化中的盛唐诗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丝路文化中的盛唐诗人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2/08/content_26041578.htm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b4bd4e77883bf398e657a571191eb360
3.
http://www.lubanyouke.com/40668.html
4.
https://www.kghana.com/archives/PrUYP27C
5.
https://www.chinasilkmuseum.com/yz/info_18.aspx?itemid=31379
6.
http://www.lubanyouke.com/19896.html
7.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08/80301/25441.html
8.
https://www.zgkjtz.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2069
9.
https://www.gsei.com.cn/html/1654/2024-10-09/content-544921.html

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唐代伟大诗人,其生命轨迹如同他诗歌般充满浪漫与传奇色彩。关于他的出身和故乡,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尽管历史上对李白籍贯的记载存在一些争议,但普遍认为,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

01

碎叶城:丝路文化的摇篮

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这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古老地方。他的先祖曾在此世代居住,为当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遗产。然而,李白并非出生于祖籍地,而是随着父亲远赴西域,并在碎叶城度过了童年。

西域碎叶城,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塞城市,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文化交流频繁,多元文化交融。这片土地孕育了李白独特的性格和才华,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少年时的李白,耳濡目染了西域的壮丽景色和异域文化,这些元素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成为他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

李白在碎叶城的成长经历,也为他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笔。作为一个边塞城市的子弟,他从小就接触到了战争与边塞生活的残酷现实,这让他对人生充满了思考和感悟,也让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患意识。这些深刻的感受,最终都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中,成为他作品中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02

诗歌中的西域风情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也体现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的生命轨迹跨越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他的诗歌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千古。

除了他的出生之地,李白的人生轨迹还遍布大江南北。他曾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与无数文人墨客交往,他的诗歌也因此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名字也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李白的诗歌中融入了许多异域风情,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例如,在《少年行》中,他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里的“胡姬酒肆”就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产物,展现了唐代长安的国际化氛围。

03

盛唐气象:丝路文化的繁荣

汉唐时期的长安,是承载东西商贸往来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节点,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以及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性大都市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今年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千百年过去,长安代表的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丝路文化一直被世界称道。本展览通过展示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和传世遗存精品,希望能够再现这座世界之都的动人魅力和丝绸之路的繁荣辉煌。

第一单元 世界之都

“长安”作为都城之名始于西汉,以祈望“长治久安”得名。“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汉长安城,始建于公元前194年,建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最盛时期的汉长安城,人口约有30万,与罗马并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在隋都大兴城基础上建立的唐长安城,其布局之规范,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大,堪称当时世界一流都市。唐长安城也是中国历代面积最大的都城,人口最多时超过100万,居同时期的世界之最。外国使者、商人、留学生、僧人,不远万里循着丝路,来到长安朝贡、经商、求学、巡礼,甚至世代定居。长安,无愧于世界之都的称号。

汉白玉贴金观音立像

北周(557-581年)

1996 年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圆雕观世音菩萨,头梳高髻,戴化佛冠,冠的前方正中和两侧面各有一朵莲花,前方莲花中立阿弥陀佛,冠带顺臂下垂,发辨垂至肩两侧,耳戴环状耳饰,面相椭圆、丰满,广额,双目细长、微睁,鼻梁直挺,嘴角深陷,薄唇微闭,面带微笑,颈部有二道蚕节纹。颈饰项圈,胸佩繁复华丽的璎珞。上身半裸,斜披珞腋,肩搭帔帛,长巾在腹下横两道后上卷搭于双臂上,再下垂落于莲花座两侧。下着长裙,腰束裙带,臂着莲花纹钏,腕戴双条形镯。右臂从肘部上屈,手执柳枝,左臂微屈于腹前,手提净瓶,跣足立于8厘米高的仰莲花座上,座下有高2厘米的榫。仰莲花座下有方形青石覆莲花座,覆莲花座的四角各浮雕一护法狮子。观世音菩萨通体贴金绘彩,红、绿、黄三色鲜艳夺目,金光灿灿,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第二单元 商贸之都

唐代,发达的交通网络、繁盛的农业经济、以及朝廷对商业活动的积极支持等因素,使其商业繁荣程度远超前代,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作为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之都,长安城内有市(商品贸易区)、有坊(居民居住区),坊市分离。市场主要设在东西两市,各国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特别是西市堪称世界级商贸中心,有“金市”美誉。不仅金银器、宝石、琉璃、香料和丝绸、瓷器、茶叶等西来东往的货物在此中转、交易,东西方文化也在此交流、融合,舶来品所承载的文化被吸收、再传递,汇聚出多彩的丝路文明。

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

唐代(618—907)

法门寺博物馆藏

吹塑成形、侈口、翻沿、浅腹,平底,底心上凸,盘心有两周弦纹,两周弦纹之间有一周波浪纹,波浪内刻浪花,弦纹与水波纹均匀描金。内弦纹中间,刻丹芭团花纹,间刻平行的辐射线,盘底有吹塑时铁棒痕迹。

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代(618—907)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纯金质,捶揲制作,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内壁有墨书“九两半”,应是碗的重量。碗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个莲瓣单元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动物纹,下层是忍冬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唐代,随着西方金银器特别是粟特金银工匠大量进入内地,中国本土的金银器制作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也加入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这件金碗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和华丽的纹饰,就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

第三单元 文化之都

长安是一座文化之都。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国家政策的开放包容,使得诸多域外文化在这里与中华本土文化相融合,长安的文化走向了全面的繁荣。唐人希望通过这种一视同仁的文化政策,“俾日月所烛,皆归于文明之化”。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僧侣黄冠、贩夫走卒,以及来自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共同塑造了灿烂的长安文化。宗教多元,诗歌繁荣,艺术璀璨,文献浩瀚,长安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白石菩萨坐像

唐代(618—907)

碑林博物馆藏

菩萨坐像以白石雕刻而成,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头挽高髻,戴宝冠,冠前雕饰小化佛,宝缯顺肩而下。面容丰满圆润,双目细长,小口厚唇,长耳垂肩,戴垂珠耳珰,头微倾,神情安宁。双臂曲肘抬于腹前,左手握莲蕾,右手护持。袒上身,佩有华丽的连珠卷叶纹项圈和连珠缨络,斜披珞腋,天衣绕双臂在体侧垂落,又顺莲座飘垂,柔美灵动,下着薄裙,体态丰腴。束腰莲座上部为三层仰莲,莲瓣饱满生动并雕饰宝珠,座面刻作带蕊莲蓬,束腰部分浮雕茎叶,下为单层覆莲花瓣,最下层圆形底座被分作六格,每格雕饰壸门形花边,格内各浮雕伎乐一人,分别执排箫、横笛、腰鼓等乐器。该白石菩萨坐像,雕工精细纯熟,完美地呈现出盛唐菩萨造像的精美典雅之态。

鎏金铜佛立像

统一新罗时期

宁波博物院(浙江省考古所)藏

佛高肉髻,满饰螺发,肉髻与发髻间饰髻珠。面形丰圆,颈饰三道蚕纹。身穿通肩圆领广袖袈裟,领于胸前呈“U”形悬垂。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仰覆莲座上,莲座下连铸带壶门的多边形台座。舟形背光,外缘饰火焰纹,头光与身光内饰镂空卷草纹,外缘镶嵌珍珠。此尊造像与韩国出土的统一新罗时期的金铜佛立像非常相似,它出土在宁波应与佛教交流、明州港兴起有关。五代吴越国禅教两宗兴盛,五代至南宋数百年间高丽僧人义通、智宗、义天、坦然等相继入两浙求法,往还多经过明州。宋代,由于北方先后为辽、金所据,熙宁以降,明州成为宋与高丽官方往来的唯一合法港口。

第四单元 时尚之都

唐代长安,经济的繁盛、多元文化共生带来的多样化的审美,使得生活艺术创新不断,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设计师,融合东西方元素的“大唐新样”风靡丝绸之路各国;男女服装形制多样,着装方式个性自由,“云想衣裳花想容”正是盛唐长安浪漫而华贵的时尚写照;除了衣妆打扮标新立异外,长安城的文娱也是精彩纷呈,从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到宴饮品茗、出游狩猎等等,充分展现了大唐王朝兼融并蓄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引领当时的文化、艺术、生活风尚潮流,堪称世界“时尚之都”。

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唐代(618—907)

法门寺博物馆藏

器物通体镂空,纹饰錾金。带盖,直口,深腹,平底,四足,有提梁。盖为穹顶,口沿下折与笼体扣合,顶面模冲飞鸿。口沿上端饰一周莲瓣纹,下缘饰一周团花,鱼子纹衬底。笼体腹壁錾饰相对翱翔的飞鸿,笼体共鸿雁39只。两侧口沿下铆有环耳,耳座为四瓣小团花,环耳套置提梁,其上套置银链,另一端与盖顶相连,足呈倒立的“品”字形组合的花瓣,与笼底边缘铆链,镂孔作球路纹。笼底錾刻“桂管臣李杆进”,证明此笼为晚唐桂管地区(治所在今桂林)在唐懿宗39岁生日时进献。

鎏金花草

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为李白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不仅有中原文化的韵味,还融入了西域文化的特色,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李白的诗歌天赋与他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他的诗作中不仅有中原文化的韵味,还融入了西域文化的特色,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市附近的Tokmok市一带,这一地理位置揭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民族融合背景。研究李白的出生地及其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历程和作品内涵。

吉尔吉斯斯坦抢婚习俗

吉尔吉斯斯坦女孩的中国日常

评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