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脏功能障碍在躯体疼痛疾病中的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脏功能障碍在躯体疼痛疾病中的作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8/12/72267937_1142279898.shtml

内脏功能障碍与躯体疼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这种联系主要通过神经反射机制、炎症介质与免疫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等方式实现;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则涉及经络气血传导、脏腑表里相关、内生邪气致病等因素。本文将从这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为您详细解析内脏功能障碍在躯体疼痛疾病中的作用。

西医理论

神经反射机制

内脏器官与躯体的神经支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等传导通路。当内脏发生功能障碍时,可通过这些神经反射弧,将疼痛信号传导至脊髓背角神经元,然后与躯体神经的传入纤维发生会聚和相互作用,使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定位产生偏差,导致躯体相应部位出现牵涉痛。

例如

  • 心肌梗死时,患者除了有心前区疼痛外,还常伴有左肩背部、左臂内侧等部位的牵涉痛;
  •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可出现右肩部或右背部的牵涉痛。

炎症介质与免疫反应

内脏功能障碍可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这些炎症介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扩散到周围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同时,炎症反应还可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复合物等,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疼痛。

例如

  • 胃炎、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受损,炎症介质释放,除了上腹部疼痛外,还可能伴有背部疼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了与胃后壁相邻的神经丛,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背部牵涉痛。

内分泌与代谢紊乱

内脏器官在维持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内脏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和代谢紊乱,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功能,引起躯体疼痛。

例如

  •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率下降,出现畏寒、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肢体末端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

中医理论

经络气血传导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将内脏与体表相连。当内脏功能障碍时,会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不通则痛,从而在相应的体表部位出现疼痛症状。

例如

  • 心经有热可出现心胸疼痛,沿心经循行部位上肢内侧后缘也可能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
  • 肝气郁结时,除了胁肋部胀满疼痛外,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痛、颈部两侧疼痛等。

脏腑表里相关

脏腑之间存在表里关系,一脏有病可影响到与其相表里的腑或其他相关脏腑,进而引发躯体疼痛。

例如

  • 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气壅滞,肃降失常时,不仅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还可能导致大肠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腹部胀满疼痛;
  • 脾胃互为表里,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四肢肌肉失养,出现肢体酸痛、乏力等症状。

内生邪气致病

内脏功能障碍可产生内生邪气,如痰饮、瘀血等,这些病理产物阻滞经络、脏腑,导致疼痛。

例如

  • 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聚而成痰饮,上犯于心胸,可引起胸闷、胸痛;
  • 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可出现胸胁刺痛、头痛、痛经等多种躯体疼痛症状。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