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助中国人均寿命提升至78.6岁
健康生活方式助中国人均寿命提升至78.6岁
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比2012年提高了3岁以上,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正在持续向好。那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中国人均寿命的提升呢?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因素之一。
健康生活方式与寿命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健康和寿命的60%取决于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等,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8.2%,这些数据均呈现上升趋势。
五个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
那么,哪些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延长寿命呢?最新研究发现,以下五个健康生活方式对延长寿命效果显著:
远离烟草:不吸烟,或者由于疾病以外的原因而戒烟。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限制酒精:不饮酒,或者少量饮酒,即纯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30克,女性每天<15克。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积极运动:体力活动水平在同年龄段及同性别人群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根据我国调查数据,只要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就能处于各年龄段活动水平的前列。
均衡饮食:每天吃新鲜蔬菜,每天吃新鲜水果,每周吃1~6天红肉,每周4天以上吃豆类,每周1天以上吃鱼类。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降低慢性病风险。
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在18.5~27.9之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
研究数据表明,坚持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是显著的。在30岁时,与拥有0至1项健康生活方式者相比,同时具备5项健康生活方式的男性预期寿命将延长8.8年,女性将延长8.1年。在40岁时,与拥有0至1项健康生活方式者相比,拥有5项健康生活方式的男性,其健康预期寿命将延长6.3年,女性将延长4.2年。
特殊群体的关注:老年人运动指南
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尤为重要。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运动指南建议,老年人应以规律的力量练习为主,以延缓肌肉力量衰退。建议以腿部、胸部、背部、腰腹等大肌肉群练习为主,每周进行2至3次,每个大肌肉群至少间隔一天再进行下次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运动要因人而异。例如,对于关节不好的老人,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关节磨损。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奶奶的经历:奶奶关节不太好,尝试快走和跑步后身体反而更难受。后来改为使用电动轮椅绕小区溜达,既不给身体带来过大压力,又能保持适度活动,心情也更好。
结语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开始培养,并持之以恒。正如研究显示,尽早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延长健康寿命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长寿人生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