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度测试仪原理与设计详解
光照度测试仪原理与设计详解
光照度测试仪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单片机计算出光照度的设备。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照度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数据记录。
光照度测试仪
基本原理
在光线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电导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光电导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体效应。光照愈强,器件自身的电阻愈小。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称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无极性,其工作特性与入射光光强、波长和外加电压有关。
系统结构
光照度测试仪系统采用光敏电阻感测环境光照度,在不同的光照强度环境下,光敏电阻的阻值会发生改变,从而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A-D转换得到对应的数字电压值,再由单片机根据电压与光照强度的换算关系计算出光照度,送数码管显示。
硬件设计
光照度测试仪选用AT89C51单片机,价格便宜,型号丰富。光敏电阻选用硫化镉光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光谱响应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冲击、耐振动、寿命长等优点。但其光照特性是非线性的,需要进行调理。AD转换器选用AD083,其时序如图4-61(a)所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显示电路选用共明极数码管,简化了软件设计。其系统电路如图所示。
软件设计
系统启动后,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启动ADC0831进行A-D转换,单片机读取转换数据,对数据进行判断,根据数据范围,进行指定的调理。最后送数码管显示。
数据处理
由于光敏电阻的光照一电阻特性是非线性的,所以光敏电阻分压以后的输出电压也是非线性的。需要对其分段调理。首先将该曲线分成若干小线段,将这些小线段近似看成线性曲线,计算出补偿规律。由于每一个小线段的变化规律都不同,所以,每个小线段的补偿方法也不同。
例如:
date=Read_ADC0831()*100;//保留两位小数点后有效数字
date=date/51; //AD转换得到的电压数值与本来电压保持一致
//当ADC转换5V电压时,对应255即date=255*100/51=500
if(date>461 && date<=494)
{
date=date*(-3.1818);
date=date+1576.35;
date=date/10;
}
else if(date>438 && date<=461)
{
date=date*(-3.6364);
date=date+1782.74;
date=date/10;
}
实验数据记录
以下是光照度传感器的实验数据记录:
思考题
- 光敏电阻输出电压与光照度为什么要分三段绘制曲线?如何保证光照度计整个量程显示的值与照度成线性关系?
光敏电阻随入射光线的强弱其对应的阻值变化不是线性的,也就不能用它作光电的线性变换。当的光辐射时,所产生的光电信号,首先经过I/V变换,然后经过运算放大器A放大,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相应的信号定标后就是照度值。
- 比较模数转换器ADC0832和ADC0831时序图波形的不同之处?
ADC0831和ADC0832是 8位串行 I/O A/D 转换器。ADC0831是单通道,有参考电源REF,只有串行数据输出DO。 ADC0832是双通道,有通道CH0和CH1,参考电压REF接VCC,有串行数据输入DI和串行数据输出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