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月十一“子婿日”,广西炮龙节震撼上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月十一“子婿日”,广西炮龙节震撼上演!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OKIHJS05420VAE.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PG39PG05239VSD.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2018969_121106875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9A056ZG00
5.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215/5d04a4c86e8d470cbb3bce196284f8f4/c.html
6.
http://mrdx.xinhuanet.com/20250125/4e7e8ab000cc45d78a73d41f3f9f6b18/c.html
7.
http://www.news.cn/culture/20240222/10f8084a31924ceb9090f21ee8692c03/c.html
8.
http://yjglt.gxzf.gov.cn/yjkp/t17976969.s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3084

夜幕降临,广西宾阳县的大街小巷被火光映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条条身长40米的炮龙在夜空中翻腾起舞。这是农历正月十一的夜晚,宾阳炮龙节正在上演一场延续了千年的民俗盛宴。

01

子婿日:从传统到现代

正月十一,又被称为“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这一习俗源自古代,当时已婚女子平时不能随意回娘家,唯有大年初二可以带着丈夫和子女回门省亲。到了正月十一,岳父岳母会再次邀请女儿女婿回家团聚。这一天,女儿女婿回娘家时,娘家的哥哥或弟弟要提前出门迎接,以表示对女婿的敬重。

在现代社会,这一习俗被赋予了新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家庭聚餐,许多年轻人还会结合户外运动、主题派对等现代元素,让传统习俗更有趣味性。同时,数字化手段也被广泛应用,通过视频通话、电子贺卡等方式传递祝福,既方便快捷又环保。

02

炮龙节: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宾阳炮龙节是当地汉、壮民族文化融合的民间节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龙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竹片、纸张等材料,龙头和龙尾由竹篾扎制,用砂纸装裱,龙身则由麻绳串联,以龙布装饰。短的龙身有7节,长的有11节,全长30米至40米不等。仅龙头就有1000多个捆绑点,一条炮龙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半个月才能完成扎制。

炮龙节当晚,超过百条炮龙在县城内巡游,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舞龙不止”的说法。人们还会从龙身下穿过,或拔下龙须、扯下龙鳞,期望带来好运。当炮龙舞至街尾被鞭炮炸得只剩骨架后,人们会燃起火堆,奏响“宾阳八音”,把炮龙投入火中燃烧,寓意“送龙归天”,随后还会煮“龙粥”慰劳舞龙勇士。

近年来,宾阳炮龙节不断创新和发展。当地建立了炮龙文化保护名录,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同时,还设计生产了40多个宾阳炮龙文创产品,在线上线下销售,推动炮龙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炮龙节不仅是一个地方性节日,更成为了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03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子婿日和炮龙节这两个看似古老的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着生机。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延续。通过这些习俗,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庭美德,也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传统习俗提醒我们放慢脚步,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感受文化的魅力。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