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如何确保校园饮水安全?
新学期如何确保校园饮水安全?
新学期伊始,校园饮水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近期,多地学校发生饮水安全事件,暴露出校园饮水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隐患。例如,某小学因饮水机未及时清洗导致水质不达标,引发学生集体腹泻;某中学宿舍热水系统维护不当,造成学生烫伤事故。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给学校管理敲响了警钟。
为确保校园饮水安全,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学校提供的饮用水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 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 水的硬度适中(以碳酸钙计算:50-200mg/L)
- 水的酸碱度呈中性或弱碱性(pH值为7.0-8.0)
学校作为学生饮水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建立完善的饮水安全管理制度。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负责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
确保校园饮水安全,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采取综合措施。
设备维护与管理
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学校内的蓄水池、水箱等二次供水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在寒暑假等长时间停用后,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微生物繁殖和污染物积聚。
净水器滤芯更换:学校安装的净水器设备,需要按照使用要求和期限对滤芯进行更换。过期的滤芯不仅无法有效过滤水质,还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
桶装水设备管理:桶装水设备在假期后需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剩余的桶装水如果超过保质期,坚决不能饮用。
日常管理措施
水龙头排放:校内所有水龙头在开学后需要进行充分排放。由于假期期间管道中的水长期停滞,容易滋生细菌和沉积污染物。一般需要排放10-15分钟,直到水质清澈方可使用。
热水器安全性检查:宿舍、厨房等场所的热水器需要定期检查冷热水管的密封性和止回阀功能。热水系统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水质检测:学校应定期联系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校内自来水和直饮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确保水质达标。
人员健康管理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有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等影响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患者,不得直接从事学校的饮水管理工作。
开水机与直饮机的选购与管理
随着直饮水设备在校园的普及,如何选择和管理这些设备成为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选购标准:
- 水质处理技术:应选择采用反渗透、超滤等先进水质处理技术的设备,确保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氯、铅、镉等有害物质。
- 设备性能: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满足学校长期使用的需求。
- 安全卫生管理:设备设计应便于清洁和维护,防止二次污染。
使用规范:
- 定期维护: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运行正常。
- 清洁消毒: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 水质监测:定期对设备出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饮水安全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塘实验小学在每个公共区域都安装了直饮水机,为师生提供安全便利的饮水条件。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则通过安装碧丽三龙头温开水饮水设备,解决了校园饮水安全问题。
确保校园饮水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家长应关注孩子在校饮水情况,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学生则需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学会正确使用饮水设备。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