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文化探秘新体验
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文化探秘新体验
近日,“边境漫游·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活动在深圳盐田区成功举办,近30位文旅业界代表进入香港沙头角禁区及附近海岛,深入了解地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及旅游发展潜力。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深港合作机制下的内地旅行团首次到访香港沙头角禁区及附近海岛旅游活动的成功开展,也为未来深港在沙头角地区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沙头角:从禁区到旅游胜地
沙头角位于香港新界北区,与深圳盐田区接壤,其名源于“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意景象。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变迁,自1951年被港英当局宣布为“边境禁区”后,沙头角与世隔绝长达70余年,成为名副其实的“边城”。
2022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启动沙头角禁区第一期开放计划,允许游客在配额制下进入游览。2024年1月,第二期开放计划进一步扩大游客配额至每日1000人,并延长中英街通关时间至晚上10点,打造“小港夜”特色旅游项目。这一系列举措为沙头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独特的建筑风格与人文历史
漫步沙头角,仿佛穿越回上世纪的香港。这里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每一处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
沙头角码头:香港最长的码头
全长280米的沙头角码头是香港最长的码头,建于20世纪60年代。码头长廊绘有沙头角人文历史壁画,栏杆上挂满了祈福的鱼形木牌。从这里坐船,可以前往荔枝窝、鸭洲、吉澳等香港旅游热门地。
新楼街:百年骑楼建筑群
新楼街由22幢两层高楼房相连而成,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广式骑楼建筑群。这里曾是香港沙头角的重要地标和集贸中心,商铺林立,繁华一时。如今虽已十铺九空,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仍吸引着游客前来探访。
中英街:一街两制的历史见证
中英街是沙头角最具历史意义的景点,全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却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街道两侧分属中国和英国管辖,形成了独特的“一街两制”景观。如今,中英街经过改造提升,已成为深港合作的“核中核”,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深港跨境旅游新机遇
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申请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在1年内可不限次数往来香港地区,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深港跨境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表示,个人游旅客是推动香港旅游和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区政府会继续以创新思维实现“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携手旅发局在深圳市加强宣传,发掘香港旅游优势和潜力。
展望未来:深港旅游合作新蓝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港旅游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盐田区提出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等区域为核心启动区,联动盐田港片区、海鲜街片区、梅沙片区、东部华侨城片区等四个重要片区,并向香港新界北拓展,形成“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全区提质、深港互动”的空间发展架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深港两地应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未来,深港两地将推出更多跨境旅游产品,包括“海洋—海岛—海岸”立体旅游、深港沙头角及部分新界北地区海岛跳岛游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结语
深港沙头角跨境海岛游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深港旅游合作迈入新阶段。随着沙头角禁区的逐步开放和跨境旅游政策的不断完善,这片曾经的“边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深港两地将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