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I赋能,央视春晚文化盛宴展新颜
AR+AI赋能,央视春晚文化盛宴展新颜
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首次大规模应用AR(增强现实)和AI(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更实现了对视障和听障人士的无障碍转播,让科技与文化在舞台上完美融合。
AR技术打造沉浸式舞台
在春晚的舞台上,AR技术的应用让虚拟与现实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开场节目《如意舞步》中,一条栩栩如生的金蛇从舞台中央腾空而起,蜿蜒游走,仿佛与舞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条金蛇并非实体,而是由洲明科技通过AI+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精心打造的AR效果。
在现代芭蕾《伊人》中,洲明科技团队运用UE特效,让舞者脚尖划出的水纹与舞台特效互动,完美诠释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情画意。而在《湾区乐好》等节目中,裸眼3D技术的运用让舞台效果更具冲击力,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AI技术实现无障碍转播
本届春晚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据统计,我国有4500万听障视障人士,以及部分存在视听障碍的高龄老人。为了让这一群体也能感受到春晚的魅力,总台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在呈现方式上,听障版无障碍转播采用新媒体端竖屏观看模式,画面分为三个区域:上方是春晚现场画面,中间是智能同声字幕,下方是手语转播画面。手语转播框比现场画面更大,便于信息读取,展现出更加平等的传播态势。
在内容表达上,无障碍转播导演组为每个节目都配备了手语翻译,覆盖了语言类、戏曲、舞蹈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了提升手语表达的艺术性,还特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蹈演员在基础翻译上加入手语表演,使转播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在技术传播上,总台技术团队创新构建了定制化的无障碍演播系统,运用AI语音技术为听障人士提供智能同声字幕,字幕更加准确流畅。同时运用AR技术实现了虚实结合的演播方式,让手语演员置身于逼真的虚拟现实环境中,丰富了转播的视觉效果。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
科技不仅提升了舞台效果,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登高》节目中,洲明科技通过AI技术将醒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在《栋梁》节目中,通过XR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手稿为基础,打造出三维立体的建筑模型,再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
此外,数字虚拟人技术也为春晚增添了科技魅力。在薛之谦演唱的《方的言》中,洲明科技团队打造了独特的数字虚拟人舞台,从三维建模到动画制作与实时渲染,再到AR前景均由洲明创意内容团队完成,实现了数字人与表演者的默契互动。
创新带来的社会意义
2025年央视春晚的科技创新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体现了社会的包容与进步。无障碍转播的实现,让特殊群体能够与健全人一同感受“共同的春晚 共同的年”,体现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
同时,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所说:“科技不是炫技,而是让艺术表达更加丰富,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
这场融合了AR+AI技术的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