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市中职学校如何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市中职学校如何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

引用
10
来源
1.
https://chuzhong.eol.cn/news/202501/t20250109_2650481.shtml
2.
https://peking.bjd.com.cn/content/s6761451be4b000299bad821c.html
3.
https://jw.beijing.gov.cn/xxgk/2024zcwj/2024qtwj/202404/t20240417_3620461.html
4.
https://www.bjeea.cn/html/zkzz/zkzc/2024/0419/85083.html
5.
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6/15944.htm
6.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0/t20241022_3925226.html
7.
http://www.yuloo.com/zz/1933036.shtml
8.
https://www.bjsx.com.cn/info/1080/10537.htm
9.
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6/17032.htm
10.
http://www.beijing.xinhua.org/20240320/cf6989c3abc34d09a3b0f4b80faa5947/c.html

202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多渠道、新载体的招生培养体系,继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并优化中高职衔接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中职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中职学校如何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01

政策引领: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4年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点,而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起点。

同时,2024年北京市中招政策进一步明确,要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中职学校不仅可以自主招生,还可以通过贯通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从中职到本科的升学通道。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职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2

实践探索:中职学校的创新之路

在政策的引领下,北京市各中职学校积极探索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的路径。其中,昌平职业学校的改革实践尤为值得关注。

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聚焦学校治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策略。学校构建了“四坚持八引领”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形成新的学校治理生态。同时,将支部建在系部上,实施“堡垒、先锋、头雁”三项指数考核,推动支部工作过硬。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创立劳模工匠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开办特色学徒班,将企业文化等融入教学,学生在比赛中屡获佳绩,多人获得国家级奖项及相关荣誉。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创新“双培养”机制,成立正高级党员教师名师工作室,聘请行业企业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带动一批干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学校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多门课程上线国家平台。

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学校党委协调高校资源,推动设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助力昌平草莓产业升级。学校还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想集团共同成立昌平区教育与产业数字化科教产城联合体,为昌平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开展数字化技术培训。

03

面临挑战:中职教育改革的难点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但中职教育改革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职普融通尚不畅通。虽然政策强调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职普融通机制运行尚不协调,发展动力显著不足。

二是产教融合尚未健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高,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足、利益驱动不强,对打造实训平台缺乏积极性。

三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虽然教育部出台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但在实践中,由于认定范畴不够明晰,认定条件有待细化,“双师型”教师数量仍显不足。

四是招生困难。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中,普通全日制大学可以优先招生。加之不少家长对职业教育升学、就业政策了解不充分,不希望孩子走职业院校成长成才的路径。

04

未来展望:中职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面对这些挑战,中职学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深化职普融通。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进一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提升贯通培养能力,构建起职教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二是推进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学生就业情况,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提升企业主体积极性,建设一批由职业院校与产业头部企业双牵头的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从已从事实践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人才中对口选聘,同时放宽企业技术骨干进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条件。

四是创新招生模式。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权威主流媒体等官方线上传播通道,系统完整地发布具有专业性、重要性、时效性、显著性的职教内容,增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要积极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度持续增加。中职学校只有积极适应教育改革新趋势,才能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