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旭华逝世:国之脊梁的最后告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旭华逝世:国之脊梁的最后告别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6%97%AD%E5%8D%8E/4445012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289682909913361
3.
https://weibo.com/a/hot/7da7b38aeebd46de_0.html?type=grab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218512038448678
5.
https://ent.ycwb.com/2025-02/07/content_53224698.htm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207/04671a5c773f4b1685e1334eb8c941b1/c.html
7.
https://www.ccnta.cn/article/19406.html
8.
https://www.thecover.cn/news/c2LNnabKA22H90qSdq8Jkw==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国之脊梁,永远离开了我们。

01

从学医到造船:一位爱国青年的报国之路

1924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普通的乡医之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194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选择了与海洋结缘。

大学毕业后,黄旭华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工作。1954年,他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与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8年8月,他被调到北京,从事一项绝密工作——核潜艇研制。

02

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铸就“水下核长城”

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黄旭华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力挺水滴线型设计。他决策采用围壳舵、艉水平舵相结合的操舵方式,成功解决了水下高、低速航行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问题。他牵头推导出艇体直径设计计算方法,为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攻击性鱼雷核潜艇“091”号在辽宁葫芦岛海域成功下潜,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为了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30余年,连家人都不能透露他的工作内容。直到1987年,他才向母亲寄去一本《文汇月刊》,其中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介绍了他的事迹。1988年,他顺道探望母亲时,母亲已经93岁高龄。

03

精神永存:国之脊梁的最后告别

黄旭华院士的逝世,让社会各界深感悲痛。中国工程院、中国船舶集团等单位发布了讣告,对其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在电视剧《功勋》中饰演黄旭华的演员黄晓明发文悼念:“先生一路走好,很荣幸曾在《功勋》中演绎过黄旭华先生,他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间的故事打动无数人。黄老曾说‘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并用一生诠释了‘忠孝两全’的含义——以国为家,以万民为亲。戏里戏外,黄老的事迹教会我:真正的英雄,从不需要聚光灯,因为祖国就是他们的明灯,星辰大海在先生心里。此生有幸演绎黄老的故事,是我作为演员的至高荣耀。”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家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