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智慧灯杆新标:多杆合一引领城市照明节能新趋势
北京发布智慧灯杆新标:多杆合一引领城市照明节能新趋势
近日,北京市发布《多杆合一建设与管理规范》,该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个关于“多杆合一”的地方标准,这一规范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北京市在该领域的标准空白,更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标准引领:规范明确多杆合一建设要求
《多杆合一建设与管理规范》由北京数字基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适用于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大修以及环境整治提升等多杆合一项目。规范从总体要求、智慧多功能杆及配套设施、供配电与防雷接地、网络技术、综合管道和运维要求等多个维度,对多杆合一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定。
根据规范要求,北京市将遵循“能合则合”原则,按照路灯杆、交通设施杆的优先顺序选择母杆,用多箱合一、杆箱合一等技术措施,对各类杆体、设备、机箱等进行集约化整合。同时,规范还提出要为未来拟挂载设备合理预留荷载、接口、机箱舱位和管孔等,确保多杆合一建设具有前瞻性。
实践探索:智慧灯杆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智慧灯杆作为多杆合一的重要载体,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应用。在北京什刹海公园,智慧灯杆不仅具备无线WiFi功能,方便游客联网,还内置1080P高清、超广角摄像头,实现高清监控和可视对讲,一键报警功能更是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厦门东坪山生态公园,400余杆智慧路灯通过物联网网关的边缘计算能力,自动感知路灯及周边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织起一张以路灯杆为核心的城市感知网。而在深圳航港湿地公园,智慧灯杆则集成了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功能,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节能降耗:智慧灯杆的绿色优势
智慧灯杆在节能降耗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通过智能照明控制,智慧灯杆能够根据人车流量、光照强度等信息自动调节亮度,实现按需照明。相比传统高压钠灯,LED光源的能效比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且无污染,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以鹤壁市为例,通过部署智慧合杆,城市照明综合节能率达到62%,同时减少了20%的城市杆站数量。而在其他城市的应用中,智慧灯杆也普遍实现了60%以上的节能效果。此外,智慧灯杆的远程监控功能提高了维护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浪费。
未来展望:智慧灯杆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智慧灯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前景广阔。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灯杆将承载更多功能,如5G基站、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等,成为城市数据采集的重要节点。同时,智慧灯杆还将与其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然而,智慧灯杆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避免技术滥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维持智能设施的高效率运行,推动相关技术的普及和优化升级,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智慧灯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资源,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慧灯杆必将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