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宇宙膨胀速度之争:天文学家的新发现和老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宇宙膨胀速度之争:天文学家的新发现和老问题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642018439898290

科学家们又在宇宙的膨胀速度上吵起来了,这回是两个测量方法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宇宙膨胀速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哈勃常数(H₀),这个数值描述了宇宙每秒每百万秒差距(大约3百万光年)膨胀的距离。听起来挺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宇宙在不断变大,而这个速度有多快,就是哈勃常数要告诉我们的。

现在问题来了,两种测量方法——“距离阶梯”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给出的哈勃常数数值相差甚远。距离阶梯法是老方法了,从20世纪初就开始用,通过测量不同距离的天体来构建一个“距离阶梯”,以此来估算宇宙的膨胀速度。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则是通过观测宇宙早期的光来推算膨胀速度。

先说说距离阶梯法,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测量天体的距离。近的天体我们可以用视差法,就是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天体位置变化来测量距离。但远的天体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天体,比如造父变星和Ia型超新星,它们因为亮度和周期的关系,可以用来估算距离。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余晖,通过它我们可以推算出宇宙早期的膨胀速度。科学家们用这个方法算出来的哈勃常数是67.4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


图释:来源:ESA/Hubble & Nasa, F. Pacaud, D. Coe

但问题来了,用距离阶梯法算出来的哈勃常数是73.2,这俩数值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这就引发了所谓的“哈勃张力”,也就是两种方法给出的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啥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假设。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宇宙早期经历了一段快速膨胀期,导致CMB的测量结果偏低;有的说可能是我们的测量模型有问题;还有的说可能是我们地球所在的宇宙区域比较特殊,膨胀得比较快。

但这些假设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它们必须能够解释CMB中的其他详细模式,这些模式已经被测量得非常精确了。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在提出新假设的同时,还得保证这些假设不会和已有的数据冲突。

图释:天文学家用来计算宇宙膨胀速度的三个基本步骤,这个值称为哈勃常数。这些涉及构建宇宙的“距离阶梯”。美国宇航局/EsaSA/A. Feild (STScI)

最近,一些新的测量技术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利用红巨星的“红巨星分支尖端”(TRGB)来测量距离。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使用造父变星时的一些不确定性。而且,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哈勃常数是69.8,介于两个传统方法的结果之间。

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索,比如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来测量更远的天体距离,或者利用合并黑洞产生的引力波来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决哈勃张力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哈勃常数的测量仍然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难题。这个数值不仅关系到我们对宇宙膨胀速度的理解,还关系到我们对宇宙年龄、大小和命运的预测。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其实背后隐藏着宇宙的许多秘密。

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只能拭目以待,看看这场宇宙膨胀速度之争,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毕竟,宇宙的奥秘,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