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俊状元故里:顺峰山公园探秘
黄士俊状元故里:顺峰山公园探秘
顺德,这座岭南水乡古城,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明代万历年间,一位名叫黄士俊的才子在这里创造了科举传奇,成为顺德历史上最著名的状元。400多年后的今天,漫步在顺德顺峰山公园,依然能感受到浓厚的科举文化气息,探寻到这位状元的足迹。
黄士俊(1570-1661年),字仁卿,号端甫,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他七岁能诗,才华横溢,在倪尚忠的教导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高中状元,成为顺德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黄士俊不仅在科举上取得辉煌成就,其仕途也颇为显赫,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然而,他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中,最终选择降清,这一决定使他的历史评价并不高。
黄士俊的宅邸祠堂,位于顺德大良华盖里,后来成为粤中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清晖园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原址为黄士俊的宅邸,后被清乾隆年间大良进士龙应时购得。龙氏家族经过五代人的经营,将清晖园打造成一座占地约33亩的园林,其中北部和南部区域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中部区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旧清晖园。
顺峰山公园内,两座古塔见证了顺德科举文化的鼎盛时期。青云塔,又名太平塔,始建于明代,高37.5米,九级八角形,寓意“平步青云”。旧寨塔,又称太平塔,始建于宋代,高36.5米,七级八角形,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两座古塔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顺峰山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顺德地区科举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融入了城市的肌理。在大良街道文秀社区,保留着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街巷名称,如龙门巷、鳌头直街、元吉直街、朱紫里等。这些街巷见证了顺德学子们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历史。去年,文秀社区在东胜街利用闲置空间打造了科举文化公园,进一步丰富了当地的科举文化内涵。
顺峰山公园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岭南文化记忆的博物馆。在这里,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顺德的历史故事,每一座建筑都在展现着岭南文化的魅力。无论是欣赏自然美景,还是探寻文化遗迹,顺峰山公园都能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