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速扩容:双城经济圈新动力
成渝高速扩容:双城经济圈新动力
2024年12月5日,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迎来历史性时刻——扩容项目资阳段全面开工。在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路基、桩基各点位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标志着这条连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正式开启升级之旅。
为什么需要扩容?
自1995年开通以来,成渝高速以其338公里的全长,成为四川首条高速公路。然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条承载着区域发展重任的交通要道逐渐显露出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数据显示,成渝高速的交通量在过去20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6.7%,目前日均车流量已接近2.9万辆次。特别是在成都二绕至简阳段,日均车流量更是逼近5万辆,显然已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龙泉山路段由于坡陡、弯多,交通事故频发,高峰期和节假日拥堵现象严重。
全面升级:打造八车道高速大通道
为解决这些问题,四川省和重庆市决定对成渝高速进行扩容改造。项目全长约290公里,其中四川段约190公里,重庆段约10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设计时速提升至100-120公里。
项目采取新建复线和原路扩容相结合的方式,其中60%为新建路线,40%为原路扩容。新建路线将有效解决原有道路的技术标准差异和承载能力不足问题,同时为沿线多个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高速扩容项目不仅是简单的道路升级,更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成渝双核间的交通通行能力,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标志性大通道,成渝高速扩容项目将为沿线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项目沿线产业丰富、人口集聚,是川渝两省市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扩容后,不仅将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还将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成渝高速扩容项目还致力于打造一条绿色低碳、科技赋能的现代化高速公路。项目将实现原路路面、桥涵等结构物废旧材料的高值化再生利用,采用装配式涵洞、无人智能摊铺等现代化建造技术,并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建设“智慧高速”,为公众出行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
展望未来:区域发展新引擎
预计在2028年6月通车后,成渝高速将焕然一新。这条全新的八车道高速公路大通道,不仅将承载更多的车辆流量,还将增强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促进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推进,川渝间交流日益频繁。目前,川渝间已建成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9条,到2027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27条。成渝高速扩容项目作为其中的标志性工程,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渝高速扩容项目承载着新的使命。它不仅是连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更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这条“西南第一路”必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