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前后,我们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容易引发抑郁症。了解和识别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征兆至关重要。
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征兆
抑郁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表现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征兆:
情绪低落: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或伤心,难以体验到快乐。
兴趣减退: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如运动、社交、游戏、爱好等)不再吸引他们,失去参与的动力和热情。
精力减退: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也常常觉得疲惫、乏力,做事时感到拖沓。
情绪波动剧烈: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成年人更为剧烈,常突然从愉快变为低落或愤怒。虽然情绪变化可能与荷尔蒙有关,但持续的情绪低落或愤怒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自我评价低: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过度敏感:对外界评价或同伴看法非常敏感,容易感到被忽视、排斥,进而加剧自卑和孤独感。
注意力下降: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时感到思维模糊,完成任务变得困难。
学习动力下降:患病期间,青少年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叛逆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剧,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进一步寻求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比如滥用药物、酒精,甚至参与其他危险活动。
网络成瘾: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视频等线上活动,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和压力。
睡眠和饮食变化:可能出现早醒、失眠或嗜睡的情况,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
逃避责任或减少参与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社交活动,减少对家庭、学校等日常活动的参与,甚至放弃学业或其他重要任务。
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反复自残:反复出现划痕、割伤、烧伤,且伤口不符合常见的意外原因。同时,青少年常会避免让他人看到自残的痕迹,选择穿长袖、长裤或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自残。
自杀念头:直接谈论死亡或自杀、从极度情绪低落突然变得情绪平静,疏远他人,研究自杀方式、场所及工具,实施自杀计划。
面对以上这些征兆,家长和老师需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青少年长期出现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温和地询问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相关调查显示,“升学压力”“父母期望”等成为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学业压力和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为“升学压力”,占比为54.66%;其次为“父母期望”,占比43.55%;“学校考试评比”占比39.97%;选择“教师言行”“人际交往”与“成长困惑”的占比在20%左右。
其中,处于非常焦虑状态需要寻求帮助者达511人,焦虑到无法正常学习者158人,已在医院确诊者107人,共占比29.36%。其中,在已经确诊焦虑的青少年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者分布较为平均,分别占比为34.83%,33.71%,31.46%。
从家庭角度来看,父母感情破裂、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教方法不当、家长强势、家庭生活氛围异常、过度关注考分,缺少理解。从学校角度来看,被忽视或被霸凌、师生,同学关系紧张;学习受挫,压力过大、学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少“社会性学习活动”等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何应对青少年抑郁症
保持冷静:听到孩子表达抑郁感受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孩子愿意说出来,说明他们信任你。
认真倾听:让孩子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不要打断他们。此时,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倾听者。
给予理解和支持:明确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精神科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评,判断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陪伴孩子:在治疗过程中,多陪伴孩子,一起做些他们喜欢的事情。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调整生活方式:鼓励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运动,健康饮食。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情绪。
改善家庭氛围:反思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创造一个温馨、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支持系统。社会应减少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营造包容的环境。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抑郁症是可治疗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及时,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病情。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家长和老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学会识别早期征兆,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是预防悲剧发生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守护他们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