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图洛书,解密《伤寒论》的组方逻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图洛书,解密《伤寒论》的组方逻辑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15/17/6148393_1114127806.shtml

《伤寒论》是一部由本草汤液结合易道象数而写成的医学巨著。它不仅是一本医书,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国古代智慧的哲学著作。本文将通过河图洛书这一古代数学工具,解密《伤寒论》的组方逻辑,揭示中医方剂配伍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中医的宇宙观与方法论

中医是一门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象数为工具,以治病为目的的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描述万物属性和变化的基础,其中阴阳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如上下、内外、寒热、动静等,五行则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和运动形式:木、火、土、金、水。阴阳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转化,构成了中医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象数是中医表达阴阳五行的符号系统,其中“象”指事物的形象、现象、特征,如舌象、脉象、证象等;“数”则指事物的数量、度量、规律,如阴阳五行、四时五行、五运六气、干支河洛等。象数之间通过对应、相合、相生、相克、相变的关系,构成了中医的语言和逻辑。

河图洛书:中医的基石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也是中医的基石。河图,又称河图经,相传是伏羲氏在黄河边发现的一张图,上面有十个圆圈,每个圆圈里有一些黑白相间的点,代表了天地阴阳的变化。洛书,又称洛书经,相传是伏羲氏在洛河边发现的一张书,上面有九个方格,每个方格里有一个数字,代表了天地阴阳的数理。河图洛书包含了阴阳五行的奥义,也是中医组方的秘诀。

张仲景的组方逻辑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基于两个重要前提和原则来组方:

  1.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是有规律的,可以用阴阳五行和象数来解释。外感病是由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气血瘀滞,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阻塞,形神受损的一种病证。外感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可以用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

  2. 方剂的组成、用量、作用是有规律的,可以用阴阳五行和象数来指导。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有五味、五色、五性、五气、五行等属性,也有升降浮沉、散收开闭、温凉辛苦等作用,这些都可以用象数来表示。方剂的组成是根据药物的属性和作用,按照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关系来配合的;方剂的用量是根据药物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按照象数的比例来确定的;方剂的作用是根据药物的功能,按照象数的变化来实现的。

桂枝汤的河图洛书分析

以《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为例,来说明如何用河图洛书来分析方剂: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主方,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颈项强等症状。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各三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解表,调和营卫,解除太阳病的症状。

首先,将桂枝汤的药物按照五行的属性,对应到河图的圆圈和洛书的方格上:

  • 桂枝:辛温,属于火,对应河图的第三个圆圈(丙),洛书的第九个方格(九)
  • 芍药:酸寒,属于木,对应河图的第一和第二个圆圈(甲和乙),洛书的第四和第三个方格(四和三)
  • 甘草:甘平,属于土,对应河图的第五个圆圈(戊),洛书的第五个方格(五)
  • 生姜:辛温,属于火,对应河图的第四个圆圈(丁),洛书的第七个方格(七)
  • 大枣:甘温,属于土,对应河图的第六个圆圈(己),洛书的第二个方格(二)

接下来,根据河图洛书的运算法则(相合、相生、相克、相变)来计算桂枝汤的结构、功能、变化:

  • 桂枝汤的结构:有两个相合的部分(甘草戊五和大枣己二),表示基础是土;有两个相生的部分(桂枝丙九生芍药甲四和芍药乙三生生姜丁七),表示主要作用是火生木;有一个相变的部分(桂枝丙九和生姜丁七的位置互换),表示变化是火变火。
  • 桂枝汤的功能:可以分为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协调的、有效的系统。
  • 桂枝汤的变化:可以分为变方和变法两个方面,是一个灵活的、多样的、适应的过程。

通过河图洛书这样的古代数学工具,将中医的阴阳五行和象数理论运用到方剂的组成、用量、作用、变化上,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严谨的、精妙的组方逻辑。这种组方逻辑不仅适用于《伤寒论》中的方剂,也适用于其他方剂,甚至可以用来创新方剂。这种组方逻辑不仅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