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AED普及:4.3万台设备背后的公共急救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AED普及:4.3万台设备背后的公共急救创新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4/0712/c64387-40276277.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7/12/nw.D110000renmrb_20240712_1-10.htm
3.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10211011473.html
4.
https://m.aedserve.com/news/127.html
5.
https://www.zgwn.gov.cn/u/solicitation/E3B8C7B14DCE955E862B06EAFC7C62B9
6.
http://www.news.cn/local/20240712/070a8c61fd3b47b09767a1592ec74c0b/c.html
7.
https://wjw.sz.gov.cn/wzx/content/post_11951619.html
8.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21047000.html
9.
https://m.aedserve.com/news/228.html
10.
https://www.szns.gov.cn/nstyjdb/gkmlpt/content/11/11891/post_11891536.html

2024年7月30日晚,深圳北站地铁站内发生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急救场景:一名55岁乘客突发晕倒,心跳骤停。幸运的是,站台工作人员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取来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黄金抢救时间内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这一幕,正是深圳近年来大力普及AED设备的生动写照。

01

全国领先的AED覆盖率

自2017年启动“公众除颤计划”以来,深圳已在公共场所配置了4.3万余台AED,覆盖率居全国首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深圳市政府对公共急救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2018年10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急救条例》正式实施,将公共场所配置AED纳入法规,为AED的普及提供了法律保障。

为了方便市民查找附近的AED设备,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推出了覆盖全城的“AED地图”。市民只需打开“腾讯地图”或微信小程序,输入“AED导航”,就能立即显示最近的AED设备位置,根据导航提示快速获取。这一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AED设备的可及性和使用效率。

02

科学维护确保设备随时可用

AED设备的普及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可用,才是关键。根据相关标准,AED主机的使用寿命约为8-10年,电池寿命约4年,电极片的有效期则为2年左右。为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深圳市建立了严格的维护和巡检制度。

每台AED设备每天都会进行自我检测,每周还会反馈自检数据供管理人员查看。设备供应商会定期对AED进行巡检维护,包括检查电池电量、更换过期电极片等。这种预防性维护机制,确保了AED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可靠运行。

03

成功案例见证“救命神器”的力量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深圳公共场所配置的AED已成功挽救了115人的生命。这些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AED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7月1日,在深圳南山区,一位82岁老人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其家人在120调度员的指导下,迅速取来AED进行电击除颤。最终,老人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创造了院外AED救人最高年龄记录。

04

构建全民参与的急救体系

AED设备的普及只是深圳构建公共急救体系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AED,深圳市急救中心大力开展急救培训。截至2024年8月,深圳已培训超过78万名初级救护员,占全市人口的4%以上。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设立了16家急救培训基地和两个急救培训教学点,每年面向全市开展免费培训,今年已完成培训3万人。

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表示,构建应急救灾体系,势必会遇到一个空窗期。即市民发生意外,有人拨打120后等待的这段时间。而这又恰恰是黄金救援时间。从2017年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始探索如何弥补这段空窗期。一方面是做急救宣传与普及培训,让市民有急救意识、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另一方面则是配备AED。这种傻瓜式的急救设备,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深圳的“公众除颤计划”不仅关注设备的配置,更注重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的提升。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宣传,深圳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急救、更安全、更有爱的城市。

05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使用效率

在AED设备的管理模式上,深圳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深圳巴士集团在2021年1月开始在公交车上投放AED,将急救设备与公共交通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AED的覆盖范围。此外,深圳还建立了AED设备一体化管理系统,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实现数据共享,确保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

06

未来展望:让“救命神器”触手可及

尽管深圳在AED普及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关工作仍在持续深化。深圳市急救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AED设备的科学布局,优化设备配置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公众急救培训,提升市民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深圳的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赋能的多方联动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公共急救水平。这一经验,不仅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也为全球范围内推广AED设备和公众急救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示:深圳地铁站内AED设备,图源:南方都市报


图示:深圳“AED地图”手机界面,图源:南方都市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