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关注月:揭秘“癌中之王”,守护生命之源
胰腺癌关注月:揭秘“癌中之王”,守护生命之源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致命威胁
在癌症领域,有一种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它就是胰腺癌。这种恶性肿瘤以其极高的致死率和隐匿的早期症状而闻名,常常在被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治疗难度极大。据统计,2022年中国胰腺癌患者达到11.87万例,其中死亡患者高达10.63万例,5年生存率仅为8.5%,是所有恶性肿瘤中生存率最低的之一。
早期症状:警惕这些看似平常的信号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常见疾病,这也是其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症状:
腹痛:持续性、进行性的中上腹痛或腰背痛,夜间加重,仰卧位时疼痛加剧,弯腰可略缓解。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可出现脂肪泻。
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色,可能伴有皮肤瘙痒。
消瘦: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恶病质。
糖尿病:约50%的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如果在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突然发现糖尿病,需要高度警惕。
高危人群:这些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了解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早期发现。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长期吸烟者: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胰腺癌发病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胰腺癌死亡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6-3.1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同时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几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
慢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患者在确诊后的两年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16倍。遗传性胰腺炎患者中,超过80%携带有胰蛋白酶原基因(PRSS1)突变,一生中罹患胰腺癌的概率高达44%。
家族史:约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如果一级亲属中有胰腺癌患者,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6倍;当一级亲属中有3人患胰腺癌时,风险更是高达一般人群的17-32倍。
不良生活方式: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长期吸烟会使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25%,每周饮酒量超过420克会使发病风险增加69%。
预防与筛查:守护胰腺健康的科学方法
虽然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较为困难,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定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定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低风险人群每年检查一次,中风险人群每6个月一次,高风险人群每3个月一次。
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存在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考虑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如BRCA1、CDKN2A、TP53、MLH1等基因突变的筛查。
“爱在易起,安心常伴”:胰腺癌关注月公益活动
为了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主办、施维雅支持的“爱在易起,安心常伴——胰腺癌关注月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成功举办。该活动面向广大临床医生传递胰腺癌领域前沿进展,同时启动胰腺癌科普与支持平台,帮助公众提升对胰腺癌疾病的正确认知,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做起主动预防疾病,关爱胰腺健康。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早期发现,我们仍然有机会战胜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胰腺健康,守护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