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分遥感技术:地震监测的“天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分遥感技术:地震监测的“天眼”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I8HEB9055675KL.html
2.
http://www.kosmos-image.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3&id=7722
3.
https://www.ief.ac.cn/zptext/info/2024/92024.html
4.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Articles/OJ4cc0554df7ad855a/FullText
5.
http://www.kosmos-image.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3&id=7710
6.
https://www.ief.ac.cn/dsdw/info/2021/26565.html
7.
https://www.gulzarcreators.com/wanboguanwangmanbetx/job/view/id/2313519
8.
http://qiyebank.com.cn/jjfa_zz_684.html

2019年11月3日,随着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将高分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再添一员猛将。这颗由自然资源部牵头研制的卫星,不仅具备优于0.8米分辨率的全色立体影像获取能力,还能通过两波束激光测高仪实现3Hz观测频率,地面足印直径小于30米,真正实现了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跨越。

高分七号卫星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20公里幅宽的宽幅成像能力,使得单次过境就能覆盖更广阔的区域,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而1:10000比例尺的立体测图能力,则为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应急响应等领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中国地震局的主导下,“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以高分七号卫星为核心,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一个覆盖地震构造调查、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救援的综合应用体系。通过该项目,中国地震局不仅完成了地震监测预测系统评估设计,还积极参与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为地震预报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地震监测的方式。传统的地震监测主要依赖于地震仪和地面观测站,这些设备虽然能够捕捉地震波,但无法提供直观的地面变化信息。而高分遥感技术则能够通过卫星影像,清晰地观察到地表的微小变化,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中,高分遥感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利用高分七号卫星获取了震区的高分辨率影像。通过对比震前震后的影像数据,科研人员不仅准确评估了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情况,还为救援队伍提供了详细的灾区地形信息,为科学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全球范围内,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联合国推动的多个国际合作机制,如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哥白尼应急管理服务(CEMS)等,都在积极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灾害监测和应急响应。然而,这些机制往往受到用户权限和数据使用限制的制约,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EO)的创始国之一,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灾害应急响应工作。通过建立中国GEO全球重大灾害数据应急响应机制,中国不仅为全球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支持,还积极推动了遥感数据的开放共享,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援助。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科研人员将能够从海量遥感数据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高分遥感技术还将与其他监测手段深度融合,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地震监测体系,为人类应对地震灾害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