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瓦店山羊节:品美食听非遗
临泉瓦店山羊节:品美食听非遗
金秋时节,安徽省临泉县瓦店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山羊美食文化节。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本届文化节以"品美食、听非遗、促发展"为主题,吸引了近20万名游客前来参与,带动消费约600万元。
美食荟萃:舌尖上的瓦店
走进瓦店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口径硕大的铁锅,店主人正在忙碌地准备着当地特色美食——羊肉汤。只见他们清水下锅、劈柴生火,待水温热后放入洗净的羊肉、羊骨,大火炖煮,一锅热气腾腾的新鲜羊肉汤便香气四溢。汤浓、味鲜、肉嫩、营养丰富,引得人们争相品尝。
在众多美食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许氏烤全羊。作为第五代传承人,许连学正忙着烤制全羊,他一边指挥工作人员刷料、上架,一边介绍道:"一只羊得烤3至4个小时,不能生、也不能糊,要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虽然烤制设备现在更新了,但我们对客户的服务品质一点都不能打折扣。"
经过许连学的精心烤制,一只只选料精、味道鲜、口感嫩的烤全羊便上了食客餐桌,引得不少食客连连称赞。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烹饪方式,不仅保留了瓦店烤全羊的独特风味,更让这道地方特色名菜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魅力:唢呐声中的文化传承
瓦店镇素有"唢呐窝子"的美誉。在文化节期间,一场场精彩的唢呐表演让人大饱耳福。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瓦店唢呐以其高亢激昂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群众喜爱。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唐海峰表示:"我儿子唐开鑫是沈阳音乐学院唢呐演奏专业的学生,是第五代传人,我希望他能为这门古老的技艺注入青春活力。"这种代代相传的技艺传承,正是瓦店唢呐艺术生生不息的源泉。
经济效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经济发展的良机。据统计,本届活动期间,瓦店镇共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消费约600万元。其中,山羊美食和农特产品展销成为消费热点,深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瓦店镇积极做好"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努力打造集山羊养殖、加工、美食、文旅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临泉县羊存栏45.73万只,出栏84.29万只。当地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临泉白山羊品种资源,培育"皖临白山羊"新品种,目前核心种群数量已突破1万只。
为了推动白山羊产业发展壮大,临泉县提出,到2027年,"皖临白山羊"种群将达5万只以上,临泉白山羊群体达20万只以上,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00万只以上,年出栏商品肉羊120万只,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瓦店镇山羊美食文化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临泉县的重要名片。通过这样的活动,瓦店镇不仅推广了地方特色,还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临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