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6首早期哲理古诗词妙语警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6首早期哲理古诗词妙语警世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4279080_121859859/?pvid=000115_3w_a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本文精选6首早期哲理古诗词,通过解读其背景和寓意,带领读者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先秦·佚名节选《鹤鸣》

这首诗共两节,结构相同,这里选的是第二节。
通篇采用设比手法,讽喻王朝统治者重视使用人才,注意招贤纳士。其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两句,含有哲理,为后人所广泛征引。
周王朝从文王时起,就开始兴建园囿,以供射猎或玩赏。东周时各诸侯国,也都热衷于园囿的建设。在这些园囿里,树木繁茂,松柏长青,鸟翔兽走,鱼跃池中,煞是可观,国王常常在这里休息。诗人即以园林譬于国家,借园中各种景物为喻。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先秦·佚名《子衿》

《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踪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先秦·佚名《击鼓》

《击鼓》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作品,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感情真挚,格调悲凉。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先秦·佚名《蒹葭》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作品,是一首描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中写到茂密的芦苇,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儿,抒发了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人广泛引用。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先秦·佚名《硕人》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篇作品,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全诗四章,每章七句。诗中通过对庄姜的外貌、服饰、仪态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高贵。诗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诗句,成为后人形容女性美的经典语句。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先秦·佚名《采葛》

《采葛》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作品,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三句。诗中通过采葛、采萧、采艾等日常活动,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诗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苦,成为后人形容思念之情的经典语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