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发烫?可能是你的胃在抗议!
肚子发烫?可能是你的胃在抗议!
晚上躺在床上,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肚皮像着了火一样发烫,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的胃在对你发出抗议信号:“嘿,主人,我受不了了!”
其实,胃部发烫只是胃部不适的一种表现。根据《健康中国》的报道,胃部不适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等。而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部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
胃在抗议:这些饮食习惯你中招了吗?
我们的胃其实很娇气,它不喜欢你做以下这些事情:
吃得太凉:胃喜欢温暖的环境,寒冷会直接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如果你经常吃冷饮或生冷食物,胃黏膜血管会收缩,血流量减少,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慢性胃炎。
喝太多酒:酒精是胃黏膜的“头号敌人”。它不仅能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还会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侵害。
吃得太咸:高盐饮食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导致胃黏膜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吃得太烫: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和胃黏膜的黏膜层,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等病变。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还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吃得太甜:高糖饮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进餐习惯,易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长期饮食不规律还会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严重疾病。
乱吃药:有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激素类药物等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长期以错误方式服用这些药物,易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引发药物性胃炎甚至胃出血等严重疾病。
吃饭太快:吃饭过快会导致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中,增加胃的负担并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同时,吃饭过快还会吞咽大量空气导致胃胀和嗳气等不适症状。
如何安抚“抗议”的胃?
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抗氧化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如油腻、过于辛辣刺激、粗糙、冰冷食物,同时远离酒精、油炸、烧烤、腌制食物。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三餐定时,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合理的运动锻炼,乐观积极的心态,都有助于保持胃的健康状态。同时,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筛查,由于我国的共餐文化,使用公筷公勺尚未养成习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几乎所有的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也可并发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甚至是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胃恶性肿瘤。
合理用药:如果需要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调整用药方案,或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定期检查:长期饮酒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黏膜的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胃部疾病。如果反复胃部不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逐渐发展,增加严重胃病的发生风险。
胃部不适时的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乳制品:因为乳制品中含大量乳糖(Lactose),在肠胃中需要乳糖酶(Lactase)来消化,若一次摄取过多乳制品,可能会因为乳糖酶不敷所需,而造成腹泻或使腹泻症状恶化。
避开酸性食物:吃酸性食物会刺激胃壁,可能会恶化消化不良症状,包含番茄酱、碳酸饮料及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柳橙、橘子和葡萄柚等。
避开富含油脂的食物:肠胃不适时,最好避免吃如红肉(如猪,牛及羊肉)、起司、冰淇淋或油炸食品等,因为脂质并不好消化,会延缓胃排空的速度,而使胀气、便秘或腹泻症状更严重,所以建议选择低脂食物。
避开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多半缺乏纤维,会使便秘症状更严重,且通常这类型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剂,或人工色素等添加剂,有些食品甚至含有些微乳醣,容易让某些人产生过敏或胀气。
小心人工甜味剂:例如山梨糖醇(Sorbitol)即是平时常见的人工甜味剂,通常用在口香糖里,不过有些水果如李子、苹果和桃子等,也含有山梨糖醇,这类物质会在大肠里产生很多气体,吃太多会导致胀气和腹泻。
不喝酒:酒精会伤害胃黏膜,也会造成肝脏的负担,若过量饮酒还会导致消化不良,以及其他健康的问题。肠胃不适时请避免喝酒,且平时饮酒最好适量即可。
避免咖啡因:咖啡因会刺激肠胃道蠕动,可能会导致腹泻或使腹泻症状更严重,常见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茶与可乐等。
不吃重口味及辛辣食物:过甜或过咸的食物都不容易被消化,胃灼热(Heartburn)或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者,更需要注意避開甜食。另外,如果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现象,请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因为会刺激肠胃道造成严重不适。
腹胀腹泻时,原则上尽量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天然食物,如无调味燕麦片、苹果泥、白米饭、水煮马铃薯等,并采取少量进食以免肠胃负担过大。长期肠胃不适的原因有很多,有时也可能是吃下不卫生的食物,或是体内有其他潜藏疾病等,最好改善饮食习惯,并定期做健康检查。
及时关注,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如果胃部不适反复发作,千万不能每次都是忍一忍、熬一熬,长此以往,小病就会拖成大病,还是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消化内科孙莹博士提醒,胃炎的形成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通常与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被破坏有关。健康的胃黏膜可以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但当这层保护被削弱或损害时,胃酸就可以腐蚀胃黏膜本身,导致炎症。如果反复胃部不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逐渐发展,增加严重胃病的发生风险。
所以,当你感到胃部不适时,不要轻易忽视。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胃,让它不再“抗议”。
记住,我们的胃每天都在默默为我们工作,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给它多一些关爱和呵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