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靶向治疗为甲状腺癌肺结节患者带来新希望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靶向治疗为甲状腺癌肺结节患者带来新希望
“医生,我是不是没救了?”面对张女士的焦虑,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岑律军坚定地回答:“别担心,我们还有新的治疗方法。”
5年前,张女士因甲状腺恶性肿瘤在当地医院做了甲状腺癌根治术。然而,术后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出血及钙化”,且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肺转移和骨转移。更糟糕的是,她被诊断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这意味着传统的放射性碘治疗已经无效。
靶向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甲状腺癌是非常容易治愈的癌症类型,因为其中占比高达90%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生长缓慢、不易转移。然而,像张女士这样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靶向治疗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分子通路,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目前,用于甲状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RET突变抑制剂和BRAF突变抑制剂等。
多靶点TKI:广泛适用的治疗选择
多靶点TKI可以抑制多个酪氨酸激酶靶点,广泛应用于多种甲状腺癌。其中,乐伐替尼的表现尤为突出。来自SELECT试验的数据显示,对于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乐伐替尼给患者带来的平均肿瘤控制时长为18.3个月,而安慰剂组患者只有3.6个月;使用乐伐替尼的患者,肿瘤缩小的比例为65.8%,而安慰剂组患者只有1.5%。
RET突变TKI:精准打击特定突变
当甲状腺癌患者被检出携带有RET基因突变(RET融合阳性),则可以使用靶向RET突变的TKI:塞尔帕替尼。该药在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对于41名曾接受过药物治疗的RET突变患者,该药让85%的患者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对于24名没有接受过药物治疗的RET突变患者,该药让96%的患者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
BRAF突变TKI:针对特定突变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患者被检出携带有BRAF基因突变(BRAF V600E突变阳性),则可以使用靶向BRAF V600E突变的TKI。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方案正是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TKI疗法之一。该联合疗法早在2018年5月4日获批用于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支持该联合疗法获批的临床试验名为BRF113928,研究数据显示,该疗法让54%的BRAF V600E突变患者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如果加上肿瘤保持稳定的患者,则肿瘤总体控制率达到了80%。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在张女士的案例中,岑律军副主任医师带领的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两个月的靶向治疗,张女士的肺部及颈部病灶都较前缩小。虽然半年多后肺部病灶明显缩小,但喉部的病灶缩小不明显,且有破入喉腔的风险,岑律军副主任医师再次为她实施手术,完整切除了颈部复发肿块和受侵犯的喉软骨,清扫了转移淋巴结。
专业团队的力量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乳外科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岑律军副主任医师不仅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还擅长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甲旁亢手术治疗等。他主持宁波市自然基金课题1项,是宁波市医学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甲状腺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肿瘤微创联盟乳腺专委会委员。
结语
靶向治疗的出现,为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病情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张女士的成功治疗案例,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定期随访,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