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咒》热映,鬼故事真的会吓坏你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咒》热映,鬼故事真的会吓坏你吗?

引用
搜狐
1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3894818_121124835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303569562229318695
3.
https://post.smzdm.com/p/axoklx63/
4.
https://www.sohu.com/a/813895040_121924583
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821853/
6.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034024/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2%92_(%E9%9B%BB%E5%BD%B1)
8.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3014611
9.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content-40364
10.
https://www.howgo.cc/217641.html
11.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42824
12.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entertainment/movie/77338/horror-movies
13.
https://zh.soundoflife.com/zh/blogs/experiences/taiwan-most-terrifying-horror-movies
14.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433&snA=33516
15.
https://zh-cn.arsgoetiademons.com/%E5%8D%9A%E5%AE%A2/%E7%A5%9E%E7%81%B5/%E4%B8%9C%E5%8D%97%E4%BA%9A%E6%96%87%E5%8C%96%E4%B8%AD%E7%9A%84%E5%A5%B3%E9%AC%BC%E9%AD%82-pontianak

最近,一部名为《咒》的台湾恐怖片在各大平台引发热议。影片以"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了一位单亲妈妈被邪神诅咒的骇人经历。然而,最引发争议的是影片的结尾:女主角在镜头前乞求观众一起念出咒语,试图将诅咒转嫁给屏幕前的观众。

这种突破性的叙事手法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创新的恐怖体验,有人则感到被恶意冒犯。但无论观点如何,这部电影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鬼故事和恐怖片真的会吓坏人吗?它们对我们的心理健康究竟有多大影响?

01

《咒》:一部引发争议的恐怖片

《咒》的故事围绕着女主角李若男展开。六年前,她与男友、朋友经营着一个"破鬼特攻队"自媒体工作室,专门破解鬼故事和都市怪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了传闻中非常诡异的陈家村,探索被封印的地道。然而,这次探险带来了惨重的代价:男友死亡,朋友发疯,陈家村成为废墟。李若男也因此精神失常,生下女儿后被剥夺了监护权。

六年后,李若男经过治疗逐渐恢复正常,开始争取女儿朵朵的抚养权。然而,朵朵回家后开始出现被诅咒的症状,李若男不得不重返陈家村。在影片的最后,她带着录像机进入祠堂,面对大黑佛母的佛像录下最后一段影像。她乞求观众跟她一起念出"火佛修一,心萨呒哞",并询问你的名字是什么。表面上这是一句祈福的话,实则意为"我愿意共享诅咒,献出姓名",她想要观众分摊大黑佛母的诅咒,用屏幕面前的你稀释诅咒。

这种直接将观众拉入故事的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恐怖片的界限,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这种创新的恐怖体验,也引发了对恐怖片心理影响的深入思考。

02

鬼故事与心理健康:科学视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鬼故事和恐怖片确实可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睡前听鬼故事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惊醒等症状。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惊恐和紧张,甚至影响交感神经的正常功能。

更严重的是,有些人可能患有"恐鬼症"(Phasmophobia),这是一种特定的恐惧症,患者对超自然现象和鬼魂极度害怕。恐鬼症患者在接触到鬼故事或恐怖片时,可能会出现恐慌发作、过度紧张焦虑、肌肉紧绷、失眠等症状。他们往往会尽量避免与鬼相关的场景,害怕独处和黑暗,脑海中时常浮现灵异画面。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恐鬼症患者的前额叶功能较差,无法有效处理恐惧刺激。这种恐惧感可能源于基因遗传、童年创伤或宗教信仰等因素。治疗恐鬼症的方法包括渐进式暴露疗法、认知行为治疗,以及使用药物来改善大脑血清素水平。此外,心理支持如冥想放松、补充色氨酸和EPA等也有助于稳定自律神经。

03

传统鬼故事vs现代恐怖片:差异与影响

虽然都以"鬼"为主题,但传统鬼故事与现代恐怖片在表现形式和心理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鬼故事往往深深植根于文化背景之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它们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如阴阳生死观、因果报应等,更多地通过心理暗示和文化内涵来制造恐怖氛围。例如,中国古代的《聊斋志异》就通过鬼怪故事探讨人性、爱情和社会问题,既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也提供了批判现实的渠道。

相比之下,现代恐怖片则更注重视觉冲击和氛围营造。它们通过血腥场面、惊悚音效和紧张的剧情来直接刺激观众的感官,追求即时的惊吓效果。这种直接的感官刺激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刺激感,但同时也可能对观众的心理健康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04

理性看待:娱乐与心理健康的平衡

恐怖片和鬼故事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还能提供一种安全的渠道来探索恐惧和未知。然而,我们也需要理性对待,找到娱乐与心理健康的平衡点。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选择合适的恐怖片很重要。避免在睡前观看,选择那些注重氛围营造而非血腥暴力的作品,可以减少对睡眠和心理的影响。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认识到这些作品是虚构的,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恐惧。

对于恐鬼症患者或对恐怖内容特别敏感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完全避免这类内容。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克服恐惧。

总之,鬼故事和恐怖片确实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因人而异。通过理性选择和适度观看,我们可以在享受恐怖片带来的刺激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记住,无论多么恐怖的故事或电影,它们都只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鬼"。保持理性,享受娱乐,才是最重要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