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市疾控中心推荐:不同身高的正确步行姿势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市疾控中心推荐:不同身高的正确步行姿势解析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jl.people.com.cn/n2/2024/0528/c349771-40859505.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9741916535210292908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GTRN3C0552CM6N.html
4.
https://vocus.cc/article/6476f63dfd89780001715753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4/20/20625125_1132211090.shtml
6.
https://www.thenorthface.com.tw/Article/Detail/86229
7.
https://www.thenorthface.com.tw/Article/Detail/86229#s1
8.
https://www.thenorthface.com.tw/Article/Detail/86229#s2
9.
https://runn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detail&id=47543&subtitle=%E8%B7%91%E5%A7%BF%E5%B0%8D%E4%BA%86%EF%BC%8C%E4%BB%80%E9%BA%BC%E9%83%BD%E5%B0%8D%E4%BA%86%EF%BC%81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9%A1%9E%E8%BA%AB%E9%AB%98

正确的步行姿势不仅能提高行走效率,还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专家指出,不同身高的人群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步行姿势和步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标准步行姿势要点,并针对不同身高人群提供个性化建议。

01

标准步行姿势要点

正确的步行姿势涉及多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以右腿为例,一个完整的步行周期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支撑相前期:右脚后跟触地开始,此时主要是大腿后方肌肉(腘绳肌)、臀部(臀大肌)和小腿的前方肌肉(胫前肌)发力。

  2. 支撑相中期:重心由右脚后跟向前脚掌转移,此时主要是臀部(臀中肌)、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和小腿后方肌肉(腓肠肌)发力。

  3. 支撑相后期:全脚掌触地,对侧腿抬起时,此时主要是小腿后方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发力。

  4. 摆动相前期:脚后跟抬起,足趾向后蹬并且脚尖即将离地时,此时主要是小腿后方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发力。

  5. 摆动相中期:右脚完全抬起,此时主要是小腿前方肌肉(胫前肌)、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发力。

  6. 摆动相后期:右脚抬起后向前迈,此时主要是小腿前方肌肉(胫前肌)发力,控制脚尖不下垂。

  7. 摆动相后期:右脚后跟再次触地之前有一个减速的过程,此时大腿后侧肌肉(腘绳肌)、臀部肌肉(臀大肌)、小腿前方肌肉(胫前肌)、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发力。

02

常见错误姿势及危害

  1. 踮脚走路(前脚掌走路):容易造成脚踝及脚趾关节慢性损伤,增加膝关节压力,还可能导致小腿变粗。

  2. 拖着走:不能发挥足部缓冲作用,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损伤。

  3. 内、外八字:会改变肌肉发力方式,增加关节炎患病风险。

  4. 上身姿势不正确:如含胸驼背、左倒右歪、双手插兜等,会影响步态周期,损害关节健康。

03

不同身高人群的步行建议

身高不同,步幅和步频也应有所区别。美国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埃尔斯在《丹尼尔跑步方程式》中提到,顶级中长跑运动员的理想步频在180步/分钟及以上。对于普通步行者来说,这个标准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 身高1.65米以下:建议采用稍快的步频,约180-190步/分钟,步幅控制在0.7-0.75米。这样可以减少跨步,降低受伤风险。

  • 身高1.65-1.75米:适宜步频为175-185步/分钟,步幅在0.75-0.8米。这个身高区间的人群应注重步态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 身高1.75米以上:可以采用稍慢的步频,约170-180步/分钟,步幅可适当加大至0.8-0.85米。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跨步,保持身体平衡。

04

正确姿势带来的好处

  1. 预防运动损伤:正确的步行姿势能有效减少对关节的冲击,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2. 提高行走效率:合理的步幅和步频搭配能节省体力,提高行走速度。

  3. 改善身体形态:长期保持正确姿势有助于塑造良好体态,避免驼背、O型腿等问题。

  4. 促进身体健康:正确的步行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运动效果,有助于减肥塑形和心血管健康。

05

实用建议

  1. 步伐要稳定均匀:脚步落地要先用脚后跟着地,然后转移至脚掌,最后到脚趾,要有一个滚动的过程。

  2. 姿势要正确:站立时要保持身体直立,肩膀自然放松,腹部收紧,膝盖微微弯曲,走路时保持正常步伐,不要弯腰或摇晃身体。

  3. 步速要适中:控制步速和路程长度,避免过度疲劳。

  4. 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鞋底的防滑性和缓冲性,定期更换旧鞋。

  5. 定期检查鞋底磨损情况:正常情况下鞋跟后外侧以及脚掌五个脚趾所对应的区域会出现磨损。如果发现异常磨损,应及时调整走路姿势或就医检查。

掌握正确的步行姿势,不仅能提升行走效率,还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不同身高的人群应根据自身特点调整步幅和步频,形成适合自己的步行方式。记住,良好的步行习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受益于我们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