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春望》:一首诗,一段历史,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春望》:一首诗,一段历史,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baike.weixin.qq.com/v207733.htm
2.
https://www.sohu.com/a/773270912_121911505
3.
https://blog.csdn.net/cwhans/article/details/136801998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7-19/doc-incesnuy2136871.shtml
5.
http://www.lubanyouke.com/31780.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5/10/60371346_1134145086.shtml
7.
https://m.qidian.com/ask/qhvnjqboshv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6%9C%9B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满目疮痍,一片荒凉。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站在残破的都城中,望着曾经繁华的街巷如今长满了荒草,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痛与感慨。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春望》,用凝练的诗句,将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之歌。

0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两句,诗人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国破"二字,直击人心,让人仿佛看到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成废墟。然而,"山河在"又给人以希望,暗示着国家虽遭劫难,但根基仍在。"城春草木深"则通过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反衬出人世间的荒凉破败,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

0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感时花溅泪",花儿本是美好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因感伤时局而落泪;"恨别鸟惊心",鸟鸣本是悦耳的,却因离别之痛而让人心惊。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0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写出了战乱的持续和残酷。"家书抵万金",则道出了战乱时期人们对家人平安的渴望。一封普通的家书,在这个时候变得比黄金还要珍贵,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价值,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这两句诗,既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亲情的赞美。

0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一个细节描写,将内心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头搔更短",写出了诗人的衰老和焦虑;"浑欲不胜簪",则暗示着他的头发已经稀疏到几乎无法插簪的地步。这个细节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憔悴不堪的诗人形象,令人动容。

《春望》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忧愁,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在今天,我们读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杜甫的爱国情怀,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