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馆探秘:千年文物背后的故事
徐州博物馆探秘:千年文物背后的故事
徐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和平路101号,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徐州博物馆自1959年建馆以来,历经三次改扩建,现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个展区组成,占地面积达33000平方米。
博物馆的陈列主楼是主要展区,常年设有多个专题展览,包括“古彭之宝”、“金戈铁马”、“天工汉玉”、“俑偶华彩”、“明清家具”、“邓永清捐赠明清书画”等。其中,汉代文物是馆藏特色,特别是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堪称镇馆之宝。
金缕玉衣:汉代工艺的巅峰之作
金缕玉衣由金丝连缀2537块玉片而成,分为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鞋套等多个部件。这件玉衣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是全国出土的二十多件金缕玉衣中年代最早、玉质最好、玉片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皇帝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玉衣作为汉代高级贵族的殓尸用具,体现了汉代丧葬制度的严格等级。
银缕玉衣:东汉彭城王的奢华陪葬
银缕玉衣出土于徐州博物馆北侧的土山汉墓,是东汉某代彭城王的陪葬品。这件玉衣由银丝连缀玉片而成,虽然不如金缕玉衣那样金光璀璨,但其工艺精湛,玉片切割规整,丝线编织紧密,充分展现了汉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玉衣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贵族生活的奢华。
巴蜀青铜文明特展:跨文化的艺术盛宴
2025年1月1日至4月6日,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一楼邓永清收藏书画馆展厅正在举办“吉金万里——巴蜀青铜文明特展”。此次展览汇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四川地区共11家文博单位的139件精品馆藏,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106件,占展出文物总量的76%。展览分为“人神共舞”和“巴蜀同辉”两大部分,全景展现了古蜀王国的辉煌历史与独特文化。
展览中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太阳神鸟等展品,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古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此次展览是三星堆、金沙暨巴蜀文明首次在江苏展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巴蜀文化的机会。
徐州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和精彩的临时展览,不仅展示了徐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无论是金缕玉衣的奢华,还是巴蜀青铜器的神秘,都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