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直播”背后: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擦边视频?
“贵妃直播”背后: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擦边视频?
近期,“贵妃直播”等不良App频繁出现在未成年人的网络世界里,通过植入色情广告和擦边视频诱导孩子们下载。这些App不仅存在高风险,还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擦边视频的危害:污染网络环境,误导青少年价值观
擦边视频通常指在短视频平台等媒介上通过衣着暴露、行为挑逗等方式吸引眼球的低俗内容。这类视频游走在道德与规范的边缘,虽未直接违法,但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对青少年尤其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以“贵妃直播”为例,这类不良App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危害未成年人:
植入色情广告:在直播或短视频中插入软色情广告,如内衣、成人用品等,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暗示。
擦边视频诱导:发布带有性暗示的舞蹈、对话等内容,吸引未成年人点击观看。
不良价值导向:通过“网红儿童”、剧情演绎等方式,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但报告也指出,青少年在网络信息保存和利用能力、网络规范认知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网络信息的辨识和批判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家庭防护:家长如何为孩子筑起安全防线
面对擦边视频的威胁,家庭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家长首先要了解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才能有效指导孩子。
设置设备防护:在孩子的手机、平板等设备上安装安全软件,设置内容过滤和时间管理功能,限制访问不良内容。
培养健康兴趣: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艺术等线下活动,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加强沟通引导:与孩子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让他们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帮助。
共同制定规则: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和内容范围,培养自律意识。
关注异常行为:留意孩子是否出现过度沉迷、情绪波动等异常表现,及时介入。
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多方协同共筑安全网络环境
除了家庭防护,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学校教育: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思政、信息技术等课程推动网络素养与相关课程有机融合。
政府监管: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打击违规内容和行为。
平台责任:网络平台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优化算法推荐,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内容。
社会参与:媒体、公益组织等应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视程度。
行业自律:相关行业协会应制定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
结语: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他们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