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窟元宵”,山西非遗里的甜蜜记忆
“老鼠窟元宵”,山西非遗里的甜蜜记忆
从街头小吃到非遗瑰宝
“老鼠窟元宵”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土气,但正是这带着浓浓市井气息的名字,承载着太原人近百年的甜蜜记忆。2009年,“老鼠窟元宵”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恒义诚甜食店,更属于太原这座城市。
一个元宵,三代人的匠心传承
时间回到1928年,太原人申三货创制了这种独特的元宵。他以自幼学徒时学到的元宵制作技艺为基础,经过不断改良,制成了香甜可口、与众不同的“申记元宵”。最初,申三货只是在钟楼街一带走街串巷、挑担叫卖,但因其元宵货真价实、用料考究,很快便赢得了百姓的青睐。
1937年,申三货盘下钟楼街40号的恒义诚肉铺,创立了恒义诚甜食店,将元宵摊固定在了老鼠窟巷口。从此,“老鼠窟元宵”这个名字便在太原城内流传开来。
独特工艺,造就非凡美味
“老鼠窟元宵”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选用上等优质糯米粉,采用传统石磨工艺磨制,保证了元宵皮的细腻与韧性。馅料则有六种口味可供选择,其中最经典的当属五仁和山楂。五仁馅料香浓可口,山楂馅料酸甜开胃,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恒义诚甜食店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师傅们蘸着清水推着笸箩,让元宵在笸箩中来回翻滚,这种看似简单却极耗功夫的手艺,正是“老鼠窟元宵”保持传统风味的关键。虽然这样做出来的元宵表面可能不如机器制作的光滑,但那略带粗糙的质感,反而让元宵更有咬劲,口感更佳。
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老鼠窟元宵”早已不仅仅是太原的一种传统小吃,它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每到正月十五,太原人总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恒义诚甜食店,排队购买一碗热腾腾的元宵。这种仪式感,是太原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是对家乡味道的眷恋。
百年老店,历久弥新
2020年,因钟楼街古街改建,恒义诚甜食店被拆除。但这份传承近百年的美味并未因此中断。2021年,政府对老字号给予保护和支持,新建了仿古庭院,恒义诚甜食店得以在原址回迁。如今的恒义诚甜食店,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更在环境和服务上进行了升级,让顾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结语
“老鼠窟元宵”的故事,是太原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从一个街头小吃摊,到如今的非遗瑰宝;从一个普通商贩的谋生手艺,到如今的太原文化符号。这份甜蜜的记忆,见证了太原的百年变迁,也承载着太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