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背后的青岛科研力量揭秘
神舟十八号背后的青岛科研力量揭秘
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空间站驻留任务。在这次举世瞩目的航天任务中,来自青岛的科研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青岛科研力量的贡献
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电科22所)再次展现了其在航天搜救定位和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该所自主研发的搜救定位装备及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为任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护航保障。
中电科22所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参研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航天员搜救定位和通信保障的任务。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该所的设备不仅确保了航天员与地面的稳定通信,还为飞船的精准定位和回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也在此次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院依托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科优势,近年来在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青岛科研机构的实力展现
青岛的科研实力不仅体现在对国家重大航天任务的贡献上,更体现在其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平台建设上。
中电科22所作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队,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所在青岛设立的分支机构,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科研资源,还为青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建成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医工交叉、人工智能等多个科创平台。研究院建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多个省部级和地市级科研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北航青岛研究院在科普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院获批了以航空航天科技为特色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资质,开发了200余门航空航天相关科普课程,累计服务中小学生超6万人次。
展望未来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岛的科研力量将在未来的航天任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航青岛研究院正在开展的载人月球探测相关研究,将为我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中电科22所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其在搜救定位和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将为我国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青岛的科研机构正在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随着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青岛必将在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