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窄处仅13公里,中南半岛的缅甸,为何差点将泰国“一分为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窄处仅13公里,中南半岛的缅甸,为何差点将泰国“一分为二”?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GHT9NS055651K3.html

在中南半岛的地图上,缅甸和泰国的边界线在马来半岛地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纠缠状态,最窄处仅13公里的泰国领土令人瞩目。这种罕见的地理现象背后,隐藏着两国数百年来的恩怨情仇。

泰缅两国数百年为敌

泰缅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相比之下缅甸成立的时间更早。两国相遇大约是在13世纪。13世纪,泰族人建立了素可泰和兰那等王国,此时正是蒲甘王朝衰落时期,所以两国之间基本没有大的冲突。


纳黎萱剧照

在此后的300年里,泰缅两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一直到1850年,泰国经历了阿瑜陀耶、吞武里和曼谷三个王朝,缅甸经历了东吁、雍籍牙两个王朝,不管两国的王朝怎样更迭,不变的是两国的仇恨。两个国家连年战争,把两国关系史演绎成一部残酷的战争史。

泰缅两国在马来半岛的边界形成

泰缅两国在领土问题上有着非常激烈的争夺。双方在实力上此消彼长更替了很多轮,但是两国也基本形成了领土分界。主要依据河流和山脉的自然走势。

在马来半岛上,有一个德林达依山脉,其走势有些怪,它在克拉地峡向东倾斜了一下,就把泰国的土地给“挤扁”了。由于山脉的压迫,在地峡处,泰国领土最窄部位仅仅有13公里,几乎就把泰国的领土拦腰斩断。

缅甸在雍籍牙统治时期,建立了贡榜王朝,国力一度十分强盛,缅甸多次跟泰军交战,并在德林达依山区数次打败泰军,1767年,更是征服了泰国。


雍籍牙雕像

贡榜王朝甚至还挑战北面的大清国,结果被清军打败。就在清缅交战最激烈的时候,泰国人郑信揭竿而起,反抗缅甸的统治,郑信占领了比老山,并建立吞武里王朝,从此泰缅两国在德林达依山和比老山一线跟缅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泰缅两国在地峡附近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边界。

殖民者横插一脚

就在泰缅两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英国人杀了过来。英国先是把印度变成了它的殖民地,这样就跟缅甸成了邻居,英国垂涎缅甸的土地,对缅甸发动了三次战争,最终缅甸兵败,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从此缅甸被划归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英缅战争

第一次英缅战争期间,英国人为了赢得泰国出兵,跟泰国签订条约,承诺两国用和平方式解决边界争端。英泰两军夹击缅甸,使缅甸遭受惨败。

但随着缅甸沦为殖民地,英国事实上跟泰国成了邻居,英国人开始露出狰狞面目。因为泰缅两国长期征战,自然存在边界争议,英国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跟泰国进行边界勘定,实际上英国人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在边界的勘定上,泰国人是吃亏的。

虽然英国跟泰国勘定了边界,但是英国一直有向东扩张的野心。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殖民者进入了东南亚,那就是法国。法国人占领了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这样就跟英国的殖民地只隔着一个泰国。

(列强殖民东南亚)

英法两国,虽然在全球各地疯狂殖民,但是他们之间却非常担心发生冲突,为了避免两大列强发生火并,英法两国在1896年签订了一份条约。

按照这个条约,泰国被确定为中立国,实际上它成了英法两国之间的缓冲带。泰国因为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竟然躲过一劫,没有像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泰国在克拉地峡一带是有领土诉求的,它认为德林达依山区应该归属泰国。但是两大列强却希望维持现状,因为那样符合两大列强的利益。泰国作为一个弱国当然不敢违背英法两国的意志,它只得在两大列强之间虚与委蛇,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德林达依山区地图)

二战爆发后,法国被德国打败,而英国也经常被德国人轰炸,随时有被德国灭亡的危险。英法无暇东顾,泰国的压力变小了。

就在这时,日本粉墨登场了,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从英法手里夺取殖民地。泰国感到机会来了,于是跟日本结盟,日本正需要在东南亚有一个支点,于是就把泰国当成了它的补给站。


日军入侵缅甸

日本当然也没有亏待泰国,它把缅甸和马来西亚的一些领土划归泰国。但是却没有把德林达依山区划给泰国。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成了战败国,并受到盟国的审判。泰国作为日本的盟友,自然也属于战败国,但是泰国却逃脱了审判。


日本战犯受审

泰国为何能逃脱审判呢,虽然泰国向英法美宣战,但是泰国军力弱小,基本没有给盟军造成实质危害,只不过泰国帮助日本进行物资补给,还让日本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了军事基地。

特别是泰国在国际会议上卖惨,强调自己是被日本胁迫,才参加了轴心国。终于赢得了盟军的同情。

虽然泰国逃脱了审判,但是二战时日本帮助泰国夺占的邻国土地还是要吐出来的。因为德林达依山区的归属二战期间并未变动,所以泰缅两国依然维持原来的边界。

二战后泰缅两国的短暂对立

二战中日本一度占领了缅甸,日本战败后,英国重回缅甸。1948年缅甸赢得了国家独立。相比泰国,缅甸走过了更多的曲折。


缅甸宣布独立

缅甸独立后,奉行独立、和平外交政策,缅甸决不依附大国,同时主张国不分大小,都应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在此基础上,缅甸努力发展跟泰国的关系。

1956年,泰缅两国签订友好条约,条约规定,泰缅两国要建立持久和平,永远亲善。1958年,泰缅两国举行边界谈判,商讨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两国代表在友好的气氛中签订了协议。关于马来半岛的边界划分,两国商定维持现状,即以德林达依山脉作为两国的分界线。

边界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两国关系有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泰国却支持缅甸东部的少数民族武装,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两国签订的友好条约,这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在一定时期,甚至让两国重新回到了对立状态。


吴奈温

1962年,吴奈温执政期间,想改善泰缅关系,他亲自到泰国访问,希望能够跟泰国就边境问题进行谈判,主要目的是阻止泰国支持缅甸的反政府武装。但是泰国却反应冷淡。吴奈温的访问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1969年,缅甸前总理吴努得到泰国的政治庇护,而且泰国还收留了7名反对缅甸现政府的政客。泰国的行为无疑严重影响了泰缅关系,甚至可以说把泰缅关系再次推向对立。

泰缅两国终成友好邻邦

1973年,吴努离开泰国,三年以后,7名反政府人员也离开泰国,泰国向缅甸政府表示今后坚决不再支持缅甸反政府武装。泰国的示好,自然得到缅甸政府的积极回应,从此两国关系得以修复。


吴努

之后泰缅两国领导人开始互访,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不仅不再出现以前兵戎相见的情况,而且出现了睦邻友好的良好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泰缅两国高层频繁互访,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泰缅之间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即使在1988年缅甸出现政治动乱的情况下,泰缅两国的友好关系也没有受到影响。

1982年,泰缅两国重新启动边界谈判,两国一致同意,维持二战前的边界,至于马来半岛的边界,仍然以德林达依山脉作为两国边界线。

(泰缅边界线)

现在泰缅两国关系非常友好,但是两国却走了两条根本不同的发展路径。泰国的旅游业特别发达,2019年接待了4000万外国游客。其旅游业给GDP的贡献在疫情前达到了总量的18%。

反观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却非常滞后,缅甸北方常年军阀割据,内战不断,政府官员贪腐严重,政局也常常处于动荡之中。2022年缅甸的GDP是600多亿美元,而泰国的GDP却达到了5000亿美元,泰国GDP足足是缅甸的6倍,而泰国比缅甸的人口只多1000多万。


泰缅边境地区泰国小镇

泰缅两国曾经有数百年的仇恨,如今两国终于成了好邻居。现在我们看地图的时候,虽然看到的马来半岛两国边界线依然有些别扭,但是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同属我们友好领邦的国家已经摒弃前嫌,和睦相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