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启用,中联航如何玩转新商业模式?
大兴机场启用,中联航如何玩转新商业模式?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这座被誉为“金凤凰”的现代化航空枢纽不仅改变了北京的航空格局,也为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航”)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大兴机场:新国门的新优势
大兴机场的启用,为中联航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作为首家整建制搬迁至大兴机场的航空公司,中联航在独家运营期间实现了安全平稳的高质量运行,四个关键指标均达到100%,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大兴机场的运营数据也印证了其作为新枢纽的巨大潜力。截至2024年10月20日,大兴机场共计保障进出港航班26.21万架次,进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4001.3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8.1%。截至8月12日,大兴机场已通达国内外航点197个,运营航线216条,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地区通航点43个,累计保障国际及地区航班超过2万架次。
大兴机场的交通便捷性也为中联航带来了更多客流。机场与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相连,从大兴机场出发,仅需19分钟即可到达南三环草桥站,最快28分钟可到达北京西站、19分钟可到达雄安站、38分钟可到达天津西站。自动驾驶、代客泊车等新兴业态也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联航的低成本运营模式
中联航作为东航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一直以低成本运营模式著称。其核心策略包括:
单一机型战略:中联航机队全部采用波音737系列飞机,目前拥有32架飞机。这种机型统一的策略有效降低了采购、维护、航材储备和日常运营的成本。
多元化航线网络:中联航积极开拓国内外航线,目前运营190条航线,通达180个航点。其航线网络覆盖热门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同时也运营佛山、衢州等特色独飞航线。
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中联航不断升级乘客体验,推出多样化的服务产品。例如,通过与Prophet铂慧合作,升级品牌视觉体系,为旅客提供更加美好的全程出行体验。
转场大兴机场后,中联航充分利用新机场的设施和资源,进一步优化了其低成本运营模式。例如,大兴机场的智能调度系统和高效的地面服务,使得航班周转效率大幅提升,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
绿色机场助力可持续发展
大兴机场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融入了绿色低碳理念,这与中联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机场的绿色设计不仅提升了旅客体验,也为航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节能设计:大兴机场通过“天窗”和采光顶实现自然采光,智能照明系统全年可节电200万千瓦时。空调系统采用双层低辐射玻璃、自然通风等技术,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水资源管理:机场年均每旅客水耗低于30升,仅为民航局“十四五”指标的一半。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回用,每年可利用降水超过1000万立方米。
新能源应用:机场飞行区内新能源车占比达79.19%,远超民航局要求的25%。在飞行区跑道旁建设的光伏系统,年节约标准煤1900吨。
这些绿色设施和运营模式,不仅降低了中联航的运营成本,也提升了其作为负责任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
展望未来
随着大兴机场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中联航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中联航已开通4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达东京、首尔、新加坡等重要城市。未来,中联航有望借助大兴机场的平台,进一步拓展全球航线网络,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联航的品牌焕新和视觉体系升级,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全新的登机体验、机上设施设计到引人注目的涂装设计,中联航正在从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向世界级经济型航空品牌转型。
大兴机场的启用,为中联航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中联航通过发挥低成本运营优势,结合大兴机场的设施和资源,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这不仅为中联航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航空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