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先进科学创新集群的“东升探索”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先进科学创新集群的“东升探索”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和显著的产业聚集效应,成为国内科技创新园区的典范。从昔日的工业小区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东升科技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东升模式”。
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展厅一层窗外,两棵百年古槐树巍然屹立。历经严寒酷暑、风雨雷电,这两棵古槐见证了园区的变迁与发展。讲解员孙茹婉表示:“每当东升人走过这里,都会对过去肃然起敬,对未来信心满满。”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东升科技园一期由原小营工业小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而成,于2010年开园运营,是全国第一家以中关村命名的乡镇高科技产业园区。二期园区则在一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地开发、基本建设、园区运营三级联动全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完成。
目前,东升镇现有企业近4000家,其中科技类企业1879家、上市企业16家、独角兽企业7家、国(村)高新企业554家、专精特新企业195家,形成了显著的大规模产业聚集优势。
园区内的企业展现了强劲的创新能力。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赵勇表示,公司在“AI+视觉”技术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智慧商业、轨交运维、体育健康等领域推出多个产品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
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表示,在智能电动车等产品取得较好市场反响的同时,公司还根据国际市场用户需求研发智能割草机器人等产品,远销欧美市场,深受当地居民欢迎,进一步打响了中国制造品牌。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园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发展业绩,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积极改革求变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势。东升镇党委书记赵仕伟表示,2007年开始,这里关停了一批不适应地区发展和环境要求的乡镇老工业企业,变“工业大院”为“科技园区”。如今,已经打造出“一园示范、一街引领、高端集聚、创新发展”联动发展格局,建成了南北并行的10余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创新要素集聚。
聚焦新质生产力谋划园区发展。东升镇党委副书记姜大宽表示,园区目前已形成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方向,汇聚一批实力企业。未来还将聚焦数据要素、算力服务、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等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配套完善吸引青年科技人才。东升科技园区服务团队负责人龚瑞男介绍,园区围绕“职住行学医商”多个板块服务,努力解决青年科技人才落地的后顾之忧。为科创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公租房,与多方合作搭建教育平台,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教育服务,尽全力满足科创人才子女就学需求。
“立足全球视野,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面向未来,东升镇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创新环境营造、创新企业和人才孕育,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赵仕伟表示。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园区里有这样一句话:古槐‘升’祥瑞,基业长百年。希望这里的人才、科创成果如同古树一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生生不息。”孙茹婉和她的同事们期待着。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