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川青铁路:一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天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川青铁路:一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天路”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sc.people.com.cn/n2/2024/0511/c345167-40840463.html
2.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4/0808/c64387-40294688.html
3.
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24/0511/c345167-40840463.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9D%E9%9D%92%E9%93%81%E8%B7%AF/9984537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08537
6.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08/c64387-40294688.html
7.
https://m.cd.bendibao.com/traffic/183646.shtm
8.
http://www.haidong.gov.cn/html/39/112997.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808/773f669972d443c29952d6634d6a0dd8/c.html
10.
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40827/315319.shtml
11.
http://cd.bendibao.com/traffic/2023915/169637.shtm

川青铁路是一条连接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交通大动脉,全长8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沿线生态环境复杂敏感,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01

“近而不进”的选线智慧

川青铁路穿越的岷山山系是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主要栖息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优先保护区域。设计团队在选线时,确立了“沿线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不受影响、景观资源不受破坏、江河水源不受污染、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的原则。

在具体实施中,设计团队最大限度绕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走廊带。例如,为给大熊猫“繁育走廊”土地岭廊道让路,设计线路特意绕行,增加了20%的建设量。在九寨沟、黄龙等水源补给区附近,采用“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详细地质勘探,绕开相关区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02

长隧道群:生态与工程的完美结合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川青铁路大量采用长隧道和连续隧道群的方式。据统计,成都东至黄胜关段山区隧道比达95%以上,其中德胜隧道全长22943米,耗时近10年才建设贯通。

这种设计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但有效减少了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在穿越千佛山和宝顶沟自然保护区时,采用28.4公里超长隧道穿越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地表露出对环境的影响。榴桐寨隧道甚至达到1000多米的埋深,以减少施工和运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03

绿色施工:细节决定成败

在施工过程中,川青铁路坚持绿色施工理念。例如,在若尔盖湿地边缘,施工团队采用钢栈桥代替传统施工便道,减少临时用地约4.1万平方米,有效保护了湿地环境。隧道施工中,专门修建污水处理站,对涌水进行清污分流处理,确保水质达标后再利用。

在高原草原区域,设计多个生物走廊,便于野生动物通行,尽量保留水源通道。同时,全线设置封闭式声视屏障,有效减轻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0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川青铁路的建设,不仅是一次交通基础设施的突破,更是一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通过科学的选线、创新的工程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措施,这条铁路在穿越复杂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自然的影响。

未来,川青铁路将串联起三星堆、九寨沟、黄龙等多个景区,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同时,它也将成为兰(州)西(宁)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的重要纽带,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