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时节,谨防轻型脑梗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时节,谨防轻型脑梗死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66189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加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脑梗死发病往往是突然的,也许一个人前一秒可以正常走路,后一秒就不能走路了,因为血栓形成或脱落是突发的,所以发病也是急性的。那么是不是脑梗死发病就没有先兆呢?得了脑梗死就一定会残疾吗?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血栓有大有小,当脱落的血栓较小时,堵塞的大脑血管为细小血管,出现的症状就会相对轻微,随着血流的冲刷血栓逐渐碎裂,很多人的症状就自行消失了,但此时脑组织已经出现损害,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甚至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就是轻型脑梗死。那么如何识别、避免和应对轻型脑梗死呢?今天,小通邀请到通用技术航天医科太钢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雪梅,为大家带来专业解答。

轻型脑梗死是什么?

轻型脑梗死(简称“小卒中”),是由于小血块阻塞动脉血管,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引起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轻型脑梗死梗死的面积小,症状轻微,常常被忽视,但此时脑组织已经出现损害,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有一定的几率出现病情进展、症状加重,最终致残。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是轻型脑梗死的征兆?

小卒中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可以轻易识别,但有时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头晕、头疼等,需要引起注意。由于大脑不同位置,管控着身体不同功能,因此不同部分的损伤,均可能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1.运动系统:偏瘫、单肢瘫,在临床上常见握力减低、行走时腿软;

2.感觉系统:偏侧麻木,如半张脸、半侧身体麻木或单肢麻木,甚至手指麻木;

3.语言中枢系统:无法言语、用词不准以及说话带鼻音、吐字不清楚等。

哪些因素易引发轻型脑梗死?

很多因素都会增加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主要分为可干预的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

1.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肥胖或超重、缺乏体力活动、酗酒、吸烟和吸二手烟,以及使用违禁药物,如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

2.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心房颤动、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打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

1.年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卒中发生率约增加1倍。

2.性别。男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因素。父亲或母亲有卒中史的子女均增加卒中风险。

患轻型脑梗死后该怎么办呢?

重视小卒中,解决大麻烦。只有通过早期干预、早期管理,才能让脑小血管病患者远离认知功能损害、痴呆以及更严重的后果。建议出现小卒中相似症状的患者,应第一时间到医院神经内科专科就诊。

第一是大家所熟知的溶栓治疗。国内外指南建议轻型致残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于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建议常规静脉溶栓。

如果病人不符合溶栓适应症,那么首先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当前可选择的抗血小板药物除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外,尚有吲哚布芬、西洛他唑等,在非心源性卒中的治疗及二级预防长期用药中,我国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目前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推荐轻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3分)未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于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双抗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1天,可有效减少90天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

其次是降脂治疗。最常见的药物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一类的药物,2023年发布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建议,脑血管病高危或极高危者起初可以应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并根据个体的血脂水平和耐受性来调整剂量。如果患者出现胆固醇水平无法达标或者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则可以考虑选择联合依折麦布等治疗。

再次是病因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此外,治疗少见的病因,比如血管炎/动脉夹层/高凝状态等。

科普专家简介

吴雪梅,通用技术航天医科太钢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专委会常委、山西省卫健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人才,擅长脑血管病、眩晕及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相关性疾病。

医院及科室简介

通用技术航天医科太钢总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迎新街综合院区为主体、尖草坪心脑血管病诊治中心和胜利桥烧伤救治中心为两翼的一院三区发展格局。太钢总医院是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创新战略联盟单位,是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山西省工伤抢救和重点煤矿工伤抢救定点医院,山西省消防救援救治定点机构。医院在大面积烧伤救治、复杂冠心病介入诊疗、呼吸内镜、消化内镜、神经介入、腹腔镜三镜联合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开展的一批高难度技术项目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烧伤科连续八年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华北区烧伤专科第三名。

太钢总医院神经内科是全国高级卒中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专科联盟单位、山西省神经内科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太原市重点学科、太原市重点专科、太原市溶栓地图医院,特色诊疗技术以神经介入手术为优势,利用急救绿道进行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机械取栓治疗、超选择性眼动脉接触溶栓治疗、颅内外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等。科室设有标准化卒中单元,在统一、规范而又个体化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备相应心理、语言、吞咽、肢体功能康复、针灸及高压氧综合治疗、心理认知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测评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