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副校长谈“器识教育”:培养具有格局与视野的未来人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副校长谈“器识教育”:培养具有格局与视野的未来人才

引用
中国知网
10
来源
1.
https://wap.cnki.net/lunwen-1019191718.html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70024//
3.
https://wap.cnki.net/qikan-JYCH202402002.html
4.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Think%20and%20Grow%20Rich
5.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author=%E7%8E%8B%E8%B7%AF&ii=62f32860811e7efabg01250f
6.
http://m.751com.cn/wap/yinyue/lunwen_69055_2.html
7.
http://www.yairi.cn/archives/26684
8.
https://jykx.ln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423.shtml
9.
https://gjyj.dgut.edu.cn/info/1033/3988.htm
10.
https://www.doxue.com/information/16945

近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一次演讲中强调,培养人的“器识”是未来教育的关键。这一观点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什么是“器识教育”?它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有何不同?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它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01

“器识教育”的历史渊源

“器识教育”这一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李叔同提出。他在《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中写道:“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之所以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艺不可轻。士习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这里的“器识”指的是一个人的度量和见识,而“文艺”则泛指学术和知识技能。

李叔同认为,一个优秀的文艺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这种“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李叔同希望通过美育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完善,这种理念对当代艺术教育仍具有重要启示。

02

“器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不同,“器识教育”更注重培养人的格局、视野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它强调的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清华大学在实践中将“器识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例如,学校通过人文清华讲坛等形式,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对话,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科技创新领域,清华大学也积极倡导“器识教育”。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院士就曾指出,培养具有“器识”的人才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至关重要。

03

“器识教育”在当代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新迭代加速、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器识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还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张钹院士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需要具有跨学科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他认为,中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就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种观点与“器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04

结语

“器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在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人的格局和视野。正如杨斌副校长所说,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这或许正是“器识教育”在今天重新焕发生机的原因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