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大揭秘:如何避免失控事故?
电梯安全大揭秘:如何避免失控事故?
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2024年6月,上海一大厦电梯突发故障,险些发生剪切事故;2021年5月,福州市一名13岁男孩因电梯故障被困后扒门自救,不幸坠入井道身亡。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电梯为何会失控?
电梯失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备老化:长时间运行导致部件磨损、老化,如曳引机、制动器等关键部件性能下降。
维护不当: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故障。
操作失误:乘客不规范操作,如超载、强行打开轿门等。
外部因素:电压不稳、自然灾害等也可能导致电梯故障。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建设阶段的安全要求
土建工程: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选型配置:电梯选型应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满足急救、消防、无障碍通行等要求。
配套设施:机房应安装通风降温设施,配置应急电源或断电平层装置,实现轿厢内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
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
登记与培训:使用单位需办理电梯使用登记,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培训。
制度建设:建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制定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
环境要求:保持机房、井道、底坑等干燥,满足电梯运行的温度、湿度、照度等环境要求。
维护保养: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乘梯人的安全使用规范
正确使用: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不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关电梯门。
禁止行为:不乘用明示停止使用的电梯,不毁坏电梯标志和零部件,不超载,不携带危险物品。
文明乘梯:不在电梯内蹦跳、打闹,不在自动扶梯上攀爬、逆行。
电梯被困怎么办?
保持冷静:不要盲目逃生,避免发生坠落、夹伤等事故。
及时求救: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或拨打应急救援电话,与外界保持通话。
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员到达前,不要试图扒门或强行脱困。
自我保护:如果电梯突然下坠,可采取半蹲姿势并用手护住头部和颈部。
电梯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日常维护、规范使用和安全教育,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梯事故的风险,让电梯成为更加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