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敬医生教你科学应对顽固性便秘
龚文敬医生教你科学应对顽固性便秘
一位50年无法正常排便的患者,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龚文敬的治疗下,终于恢复了正常排便功能。这个病例不仅展示了龚文敬医生在便秘治疗方面的专业水平,也揭示了便秘治疗的复杂性和科学性。
便秘诊断:不只是肠镜检查
龚文敬医生指出,便秘的诊断需要综合评估,不能仅依靠肠镜检查。他强调了以下几种检查方法的重要性:
结肠运输试验:通过口服含有不透X线标志物的胶囊,观察标志物在肠道内的运输情况,评估结肠的传输功能。
盆腔多重造影检查:这是一种动态检查方法,可以观察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的盆底结构变化,有助于发现直肠前突、盆底疝等解剖异常。
肌电图检查:通过检测肛门括约肌的电活动,评估神经功能状态。
排粪造影:通过X线观察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的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
便秘分类与治疗
龚文敬医生将便秘分为两大类: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主要表现为结肠传输功能减慢,患者常有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等症状。治疗上,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等。治疗上,可以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方法;如果存在直肠前突、盆底疝等解剖异常,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便秘:从生活细节做起
龚文敬医生强调,预防便秘比治疗更重要。他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8到10杯水,保持肠道润滑。
多进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等,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适度运动:早晚跑步或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
定时排便: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不拖延时间。
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
揉腹: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助消化、通肠胃。
龚文敬医生:便秘治疗领域的专家
龚文敬医生是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慢性便秘与盆底修复外科专业组组长。他在便秘治疗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传输型便秘、盆底疾病修复与重建等方面。他设计了盆腔动态多重造影检查,并在国内较早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全/次全结肠切除术,其单孔腹肠镜全结肠切除手术例数超过200台,居全国领先水平。
他还是《便秘外科诊治指南》及《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专家共识》编写核心专家,曾至英国STMark’s医院交流访问。先后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单孔腹腔镜学组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副主编及参编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其他省级医学科技奖五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如果你正为顽固性便秘烦恼,不妨听听龚文敬医生的建议,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方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