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第二阶段:左宗棠部署大军南下
收复新疆第二阶段:左宗棠部署大军南下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第二阶段,面对复杂的军事形势,精心部署了三路大军南下。他不仅要确保前线的推进,还要稳固后方,防止敌人反扑。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位晚清名将如何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决胜疆场。
新疆南路,除哈密外,东起辟展(今鄯善)、吐鲁番,西至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绵延三四千里,都在安集延和“叛回”占领之下。南路各城距离西征军大本营肃州,近者两三千里,远者六七千里。古语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左宗棠指挥西征,何止“决胜千里之外”?
光绪三年,春风西度,冰雪消融。下兵南路,收复全疆,其形已具,其势已成。作为三军统帅,左宗棠此刻正在严密地关注、思考、判断和控制着数千里之外战事的发展,及时地做出军事部署,指导前线各将领排兵布阵、攻城略地、抚众安民、建设地方。
三路布局
大军南进,左宗棠最感迫切的问题是:
第一,南进第一阶段,刘锦棠、张曜、徐占彪三支生力军前进至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之后,古城、济木萨、乌鲁木齐等地兵力必然减弱。这一带可是西征军的战略后方,是要命的地方。一旦这些地方出现差池,已经南进的部队将不得不回撤,而阿古柏一旦趁机发起反击,则西征大军将面临前功尽弃、无法收拾的局面!
第二,南进第一阶段,西征军虽然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重镇,但并未彻底消灭阿古柏的主力。阿古柏的残部很可能退守南疆,与安集延侵略军会合,形成新的威胁。
第三,南疆各城分布分散,交通不便,补给困难。如何在确保后方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推进,收复失地,是左宗棠面临的重大考验。
面对这些挑战,左宗棠决定采取“三路并进,稳步推进”的战略。
第一路,以刘锦棠为统帅,率军沿天山南路,经吐鲁番、库尔勒,直取喀什噶尔。
第二路,以张曜为统帅,率军沿天山北路,经古城、济木萨,直取伊犁。
第三路,以徐占彪为统帅,率军沿天山中路,经达坂、托克逊,直取和阗。
三路大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策应,形成掎角之势。
稳步推进
三路大军南下,左宗棠制定了“稳步推进”的战术。
第一,各路大军必须确保后方安全,不得轻率冒进。
第二,各路大军必须相互策应,不得各自为战。
第三,各路大军必须在确保补给的前提下推进,不得陷入被动。
第四,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安抚民心,重建地方秩序。
第五,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军事据点,防止敌人反扑。
第六,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情报网络,掌握敌情动态。
第七,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交通网络,确保补给畅通。
第八,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医疗体系,保障军民健康。
第九,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教育体系,培养地方人才。
第十,各路大军必须在收复失地的同时,建立经济体系,恢复地方生产。
战略保障
为了确保三路大军南下的成功,左宗棠还采取了以下战略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肃州大本营的建设,确保后勤补给。
第二,加强甘肃、陕西等地的防务,防止敌人从侧翼进攻。
第三,加强与俄国的外交联系,防止俄国支持阿古柏。
第四,加强与英国的外交联系,防止英国支持阿古柏。
第五,加强与新疆各族人民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六,加强与新疆各族领袖的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
第七,加强与新疆各族商人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八,加强与新疆各族知识分子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九,加强与新疆各族宗教领袖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十,加强与新疆各族民间团体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经过左宗棠的精心部署和指挥,三路大军南下取得了重大胜利。光绪四年(1878年)底,新疆全境收复,阿古柏被击毙,安集延侵略军被驱逐,西征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也展现了晚清名将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