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亲友骗局:为什么我们容易被最亲近的人欺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亲友骗局:为什么我们容易被最亲近的人欺骗?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How%20the%20Mind%20Works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090716/
3.
https://news.cctv.com/2025/01/03/ARTIidfq9v3hqZ0tkboAdqvb250103.shtml
4.
https://m.douban.com/note/859643086/
5.
https://interactive.zaobao.com/2024/scams-in-singapore/
6.
https://www.hkma.gov.hk/gb_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01/20250124-8/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8%92%99%E5%B0%BC%C2%B7%E7%A7%91%E6%9E%97
8.
http://www.news.cn/legal/20241022/deebf57a5e6d43498a5ce94b35a6ff7a/c.html

在当今社会,亲友骗局屡见不鲜,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在她的著作《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深入剖析了这些骗局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揭示了人们容易受骗的几个关键原因。

01

盲目自信:我们眼中的自己与现实

康妮科娃指出,人类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这种盲目自信往往让我们忽视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在面对亲近之人的请求时。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辨别真伪,却往往忽略了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自信心理。

02

自我催眠:我们如何说服自己

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中,康妮科娃详细探讨了自我催眠的概念。当人们面对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尤其是来自亲友的请求时,往往会通过自我催眠来合理化这一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服自己相信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理由,比如“他平时是个好人,这次肯定也是有难言之隐”或“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有假”。这种心理机制使得我们在面对潜在骗局时,更容易放下戒备。

03

贪心作祟:人性的弱点

康妮科娃还指出,贪心是导致人们受骗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贪图小便宜还是渴望一夜暴富,这种心理都可能让人失去理性判断。在亲友骗局中,骗子往往会利用受害者对亲情的信赖,编织一个看似诱人的故事,让受害者在贪心的驱使下做出错误决定。

04

最新案例:亲友诈骗的现实警示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十起保险诈骗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亲友间的诈骗行为。例如,在北京某保险经纪公司涉嫌诈骗保险佣金案中,犯罪团伙以赠送首年保费为诱饵,通过发展亲友熟人投保的方式,骗取高额佣金,涉案金额高达1.02亿元。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亲友诈骗的常见手法,也警示我们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成为诈骗的源头。

05

如何防范亲友诈骗

  1. 保持理性思考:在面对亲友的请求时,保持冷静,不要被情感所左右,仔细分析请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独立验证信息:不要轻信亲友单方面的说辞,对于涉及金钱的请求,一定要多方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3. 设立心理防线:认识到贪心和盲目自信是骗子常用的突破口,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

  4. 及时寻求帮助: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求助,不要因为是亲友而犹豫不决。

通过了解这些心理机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亲友诈骗的侵害,还能帮助身边的人提高防范意识。正如康妮科娃在书中所说,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人性的弱点,才能建立起更有效的防御机制,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