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莫言获诺奖背后:他的黑暗偏好为何引争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莫言获诺奖背后:他的黑暗偏好为何引争议?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LLFIIO05562LM0.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5484290_121073572
3.
https://www.sohu.com/a/762115012_120609713
4.
https://post.smzdm.com/p/al85o44p/
5.
http://tech.ce.cn/xxfw/202411/20/t20241120_39209266.shtml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151347805204501
7.
https://news.duote.com/m/202404/540044.html
8.
http://gaomi.gov.cn/sq/gmgk/gmmr/201608/t20160826_4779714.html
9.
http://www.xn--glr604k.com/home/index/article/id/50698
10.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8/8125988
11.
https://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2024-03-11/348239.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8%A8%80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然而,这一荣誉并未平息围绕莫言作品的争议,反而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其作品中黑暗主题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有人则质疑这是在刻意丑化中国人。

01

黑暗的笔触:莫言作品中的阴暗面

莫言的作品中确实充满了对人性阴暗面和社会黑暗的描写。以《丰乳肥臀》为例,这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通过描绘上官鲁氏一家的命运,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苦难。小说中不仅有对饥饿、贫困的刻画,还涉及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等黑暗主题。另一部代表作《红高粱》则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展现了人性中野蛮与文明的冲突。

这些描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莫言通过揭示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作家余华就曾表示:“莫言的写作植根中国乡土、描绘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他的艺术手法、精神线条风格强烈,易于被西方读者所辨识。”而批评者则质疑这种描写是否在故意丑化中国人。有评论指出,莫言的作品“不仅内容伤风败俗,而且大有物化、丑化中国传统女性之嫌”。

02

争议背后的思考: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

要理解莫言作品中的黑暗主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莫言自己曾表示:“我如同一个看戏的人,我看到那个得奖人既满身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认识:文学不是简单的歌颂或批判,而是对复杂现实的多维度呈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莫言对黑暗的描写并非是为了丑化,而是为了真实。正如贾平凹所说:“选择歌颂光明还是揭露黑暗,这是浩然与莫言最大的区别。如果一个人质疑莫言作品的真实性,那他多半是没有经历过六七十年代。”莫言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尤其是对饥饿、贫困和人性扭曲的描绘,这些都深深植根于他的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

03

创作的勇气:面对黑暗的文学担当

莫言选择描写黑暗,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勇气和担当。他深受鲁迅的影响,选择了用“丑”的方式呈现现实。在莫言看来,这种选择并非仅仅是一种写作手法,而是作家和作品深层次哲学历史思考的体现。他敢于直面社会的丑陋和黑暗,用犀利的笔触揭露人性的劣根性和社会的弊病,让读者在震撼和反思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残酷。

这种创作态度对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这个“文化快餐”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而莫言的作品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野性,善于通过平凡甚至卑微的角色展现人性的美好。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所说:“文学批评应该只关注文学本身,在肯定他人的优点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文学批评,而不是简单地彻底否认他人,更不能进行道德审判。”

04

结语:文学的价值与担当

莫言的作品销量与其荣誉并不完全匹配,这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严肃文学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然而,这并不影响莫言作品的价值。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勇气和担当。在当今这个充满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莫言的作品提醒我们:文学的价值不在于迎合大众的口味,而在于揭示真相、引发思考。

正如莫言自己所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就是写作,我把该说的话都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用嘴说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读者,引发着争议,同时也推动着中国文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