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金川河生态保护新画卷
金昌市:金川河生态保护新画卷
金川河是甘肃省金昌市的重要河流,作为石羊河流域的组成部分,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冰川雪水。近年来,金昌市大力推进金川河的生态保护工作,通过湿地修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这条曾经面临环境问题的河流焕然一新。
全面推进河湖生态保护
金昌市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湖长的“双河湖长”工作机制,形成区、镇、村三级河湖长管理体系。同时,创新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模式,严格落实各级河湖长责任。通过加快河道、山洪沟道、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河湖生态功能复苏。据统计,已完成金川区马家小沙沟河道治理、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大澄槽水美乡村水系治理、金川区骆驼沙沟治理、南部浅山区山洪沟道治理、金川河北京路大桥段滨水生态修复项目等河道治理项目,累计治理河道48.04公里。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金昌市大力推进“四乱”整治,启动江河湖库清漂专项行动,累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8.7万立方米,打捞湖面漂浮垃圾18吨,清理疏浚4.6公里,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湿地修复与生态治理
金昌市实施金川河源头区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征地、修建围栏、种植林草等措施,修复湿地62.09公顷。同时,对金川河周边的泉域湿地进行保护,对22个村庄内的泉眼进行工程保护,清淤300多个泉眼,并组织机械和人工捡拾清理湿地及周边河道垃圾杂物,更换破损围栏,设立标识宣传牌,有效改善和保护了湿地环境。
据统计,湿地面积从2008年的133公顷增加到现在的267公顷,90%以上的泉域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在此栖息,白鹭、麻鸭、灰鹳、斑头雁等鸟类陆续抵达,呈现出万鸟翔集的壮观场面。
水质提升与环境监测
金昌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289位河长、34位湖长成为河湖管护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河道采砂等专项行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环境违法行为。
在工业污水治理方面,全市工业企业和工业集聚区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以上,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34套,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同时,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污水处理站37座,设施正常运行率94%。
监测数据显示,金昌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名列全国第二十一位,全省第三位。金川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创新机制与政策支持
金昌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在管理机制上,创新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模式,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监管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处理短板,全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同时,金昌市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实施大泉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金川河源头区生态修复工程、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工程等项目,有效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金川河的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今的金川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市民散步、健身、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金昌市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努力,真正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