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显西行:文化交融的壮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显西行:文化交融的壮举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95074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59706/
3.
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17-03/01/content_1761519.htm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9%A1%AF/565506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9%A1%AF%E6%B4%9E
6.
https://www.sxlib.org.cn/dfzy/sczl/slgs_1/sczlsyj/201808/t20180806_930530.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6%98%BE
8.
https://www.seetao.com/details/22855.html
9.
https://ffp.airchina.com.cn/app/product/detail?id=323850
10.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68255
11.
https://www.sxlib.org.cn/dfzy/sxfjwhzybk/sxhcfjztysywh/yjwx_5241/201701/t20170122_623044.html

公元405年,一位年过花甲的中国僧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艰险的西行之路。他就是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一个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天竺(今印度),目的是求取完整的佛教戒律。

01

艰难的西行之路

法显一行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越沙漠戈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天竺。在天竺,法显学习梵文,抄录了《摩诃僧祇律》《方等般泥洹经》等重要佛典。然而,法显的求法之旅并未止步于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佛教经典,他又踏上了前往斯里兰卡的旅程。

02

斯里兰卡的两年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是当时南亚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在这里,法显停留了两年,期间他抄录了《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杂宝藏经》等重要经典。这些经典在当时的中国尚未流传,法显的带回填补了中国佛教经典的重要空白。

03

《佛国记》:一部珍贵的历史记录

法显将自己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了《佛国记》,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求法历程,更是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书中详细描述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宗教文化,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04

归国与影响

法显最终乘商船回国,途中历经海上风暴等重重险阻,最终在青州长广郡登陆。回国后的法显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工作,他翻译的《摩诃僧祇律》成为汉地僧人重要的修行依据。法显的求法精神也激励了后世的玄奘等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法显的西行求法之旅,不仅是一次个人的修行之旅,更是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他带回的不仅是佛经,更是古代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文化瑰宝。他的《佛国记》不仅是一部个人游记,更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法显的事迹,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人追求真理、传播文化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