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乾隆眼中的“江南第一山”:惠山古镇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乾隆眼中的“江南第一山”:惠山古镇探秘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17448732_120783667
2.
http://www.chinahuishan.com/index.php?c=article&id=192
3.
http://www.chinahuishan.com/index.php?c=article&a=type&tid=132
4.
http://www.chinahuishan.com/index.php?c=article&id=239
5.
http://www.chinahuishan.com/index.php?c=article&a=type&tid=135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11/04/7793103_1008172635.shtml
7.
http://zhizhuyule.com/%E6%97%85%E6%B8%B8%E7%99%BE%E7%A7%91/5737.html
8.
http://www.zslw.org.cn/a/1153.html
9.
https://synyan.cn/6829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A0%E5%B1%B1%E9%95%87%E7%A5%A0%E5%A0%82
11.
http://bbs.duiduili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96
12.
https://bbs.duiduili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074

“江南第一山”——惠山古镇,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必游之地。乾隆皇帝曾七次巡游惠山,留下“惟惠山幽雅闲静”的御笔题字,更让这座古镇声名远扬。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座承载千年文化积淀的古镇,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魅力。

01

乾隆眼中的“江南第一山”

乾隆皇帝对惠山古镇情有独钟,曾七次亲临此地,其中对寄畅园更是八次到访。他在《寄畅园》一诗中写道:“轻棹沿寻曲水湾,秦园寄畅暂偷闲。无多台榭乔柯古,不尽烟霞飞瀑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惠山美景的深深眷恋。

为了将惠山的美景带回京城,乾隆还在颐和园中仿造了惠山园,即今天的谐趣园。这种跨越千里的“复制”,足见乾隆对惠山的喜爱之情。

02

千年古镇的历史沿革

惠山古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惠山寺的建立开启了惠山营建园林的纪元。唐代,天下第二泉的扬名让惠山成为旅游胜地。到了明清时期,大量园林、祠堂建筑的兴建,使得惠山古镇成为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

03

文化遗迹:古镇的灵魂

惠山古镇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100多处祠堂建筑。这些祠堂沿着古运河惠山浜、秦园街、绣嶂街分布,与江南山水、名泉胜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吴中地域特色。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祠堂约50余座,局部改建的约40余座,还有10余处重要的祠堂遗址。

除了祠堂建筑,古镇内的园林艺术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寄畅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以精巧的布局和自然山水见长。园内有28处景点,包括门厅、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八音涧、锦汇漪、鹤步滩等,每一处都凝聚着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寺内保存有唐代的古银杏树和宋代的石经幢等珍贵文物。寺内的金莲桥始建于北宋末年,因池内种满金莲花而得名。听松石床刻有“听松”二字,是文人雅士品茗听泉的佳处。

天下第二泉因唐代茶圣陆羽的品评而闻名。泉水清澈透明,无任何有害物质,是泡茶的上佳之选。苏轼曾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让这处泉水名扬四海。

04

诗词歌赋:文化的传承

历代文人墨客在惠山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苏轼的《寄伯强知县求惠山泉》、秦观的《同子瞻、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黄庭坚的《谢黄司业寄惠山泉》等,都生动描绘了惠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意境。

乾隆皇帝的题诗更是为惠山增添了皇家气派。他在《再题寄畅园》中写道:“雨馀山滴翠,春暮卉争芳。搴薜盘云径,披松渡石梁。鸣湍空尘意,列岫澹烟光。”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惠山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乾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05

结语:一座活着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惠山古镇就像一座“露天历史博物馆”,每一座祠堂、每一处园林、每一眼泉水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不仅是无锡的骄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惟惠山幽雅闲静”的意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