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儒林外史》里的“喝西北风”:一个俗语背后的历史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儒林外史》里的“喝西北风”:一个俗语背后的历史密码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0/07/nw.D110000gmrb_20201007_3-08.htm
2.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kj/2011xkjdt/202310/t20231016_5827891.html
3.
https://app.myzaker.com/article/5f43ace11bc8e01416000229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291500112303210
5.
http://www.kepu.net.cn/gb/earth/weather/wind/wnd013.html
6.
https://www.orangenews.hk/books/135359/%E5%86%B7%E7%9F%A5%E8%AD%98--%E5%96%9D%E8%A5%BF%E5%8C%97%E9%A2%A8---%E9%98%BF%E8%B2%93%E9%98%BF%E7%8B%97-%E5%8E%9F%E4%BE%86%E9%83%BD%E6%98%AF%E6%88%90%E8%AA%9E.shtml
7.
https://m.qulishi.com/info/v553646.html
8.
http://www.yzwb.net/content/993256.html
9.
https://m.ximalaya.com/ask/t4526789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219251018633183755/
11.
https://www.gov.cn/guoqing/2005-09/13/content_2582628.htm

“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这是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句话。在这部描绘科举时代士人生活的小说中,“喝西北风”一词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无奈与贫困。那么,为什么是“西北风”而不是其他方向的风呢?这个俗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与文化密码?

01

从《儒林外史》看“喝西北风”

《儒林外史》中,“喝西北风”出现了两次,都是在人物对话中。除了前述第三回的句子,第四十一回也有类似表述:“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这些口语化的表达,生动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02

清代社会的贫富差距

《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代,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复杂。虽然国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国库充盈,但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农民因重税、自然灾害和封建剥削而贫困不堪,城市中的小商小贩、手工艺人和临时工也面临着失业和物价上涨的威胁。这种社会现实,为“喝西北风”这一俗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03

西北风的气候特征

从气候学的角度看,西北风在中国北方冬季常见,源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寒冷干燥,常伴随极端天气如沙尘暴和霜冻,给人带来不适感。这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得“西北风”成为困苦生活的象征。

04

语言学的视角

虽然“喝西北风”在《儒林外史》中出现,但因其口语化特征和缺乏典雅性,更适合作为惯用语而非成语。它不具备成语的骈偶性和历史性,更多地保留了口语的生动性。

“喝西北风”这一俗语,不仅是语言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看到了清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感受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艰辛,也体会到了汉语表达的精妙之处。这个简单的短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