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老腊肉:千年风味如何飘香新时代?
城口老腊肉:千年风味如何飘香新时代?
“城口老腊肉是穿越千年的舌尖记忆,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被列为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市极具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这是城口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奕锋对城口老腊肉的评价。
千年传承的美味
城口老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腊肉不同,城口老腊肉采用低温发酵工艺,不添加亚硝酸盐,不进行烟熏,而是用青冈木慢火烘炕60天,使其自然发酵。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城口老腊肉皮色黄亮、肉质结实、口感醇香,成为全国腊肉产品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产业发展的新高度
近年来,城口老腊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城口老腊肉年产量突破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近30个省份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核心产业链经营主体从43家增加到165家,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政策支持助力产业升级
城口县政府高度重视老腊肉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将60%以上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对发展城口老腊肉等农业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进行贴息;支持加工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按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
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城口老腊肉的品牌价值已达6.9亿元,赵孝春牌城口老腊肉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在京津冀等地举办的推介活动中,城口老腊肉签订了7600万元的订单。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化转型引领未来发展
为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限制,城口老腊肉产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重庆美缀美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2万吨级的智能化生产线,将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分别降低5%、2%。同时,公司运用“溯源+检测”模式,建立了城口老腊肉溯源体系和快检中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城口老腊肉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据统计,城口县60%以上的农户都参与到老腊肉全产业链中,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每生产销售一吨城口老腊肉能带动10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真正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打造50亿元级产业集群
城口县已将老腊肉产业作为助推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产业,组建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下一步,城口县将聚焦生产、质量、流通、品牌、联农“五端”建设,推动城口老腊肉向50亿元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城口老腊肉的成功经验展示了如何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的复兴,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