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西葫芦种植攻略:从萌芽到丰收
平原县西葫芦种植攻略:从萌芽到丰收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与西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尝试种植,到如今冬暖式大棚西葫芦产量全国第一,掌舵全国西葫芦价格“风向标”,平原县的西葫芦产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
产业概况
平原县现有西葫芦种植大棚7000多个,主要分布在德原街道和三唐乡等乡镇。2019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平原县坊子乡叶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3年,“坊子西葫”更是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平原县的冬暖式大棚西葫芦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交易量达1亿多斤,其中80%销往北京新发地市场。
种植技术要点
种植前准备
整地: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深耕细耙,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育苗:采用标准化育苗方式,使用育苗桶,覆盖塑料薄膜。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保持在80%左右。育苗公司年产量可达五六百万棵,为农户提供优质的西葫芦苗。
消毒:移栽前对西葫芦苗进行根部杀菌消毒,预防病害发生。
种植管理
种植时间:平原县西葫芦种植从每年10月份开始,持续到次年6月份,全年可种植7个月。
温度管理:西葫芦最适生长温度为24-25℃。冬季注意保温,夏季注意通风降温。
光照管理:西葫芦喜光,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在阴雨天气,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水分管理:移栽后要浇透第一遍水,七八天后再浇第二遍。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施肥管理: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开花结果期增施磷钾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轮作、土壤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预防病虫害。
生物防治: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化学防治:如需使用化学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并严格控制施药时间和剂量。
采收标准
采收时间:从种植到采收约需40天。冬季每两天收获一次,春季每天收获一次,有的甚至一天两次。
采收标准:选择色泽鲜亮、形状均匀、无病虫害的西葫芦进行采收。
采收方法:使用锋利的刀具,避免损伤植株。采收后及时分类包装,保持新鲜度。
成功经验
平原县西葫芦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和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从育种、育苗、大棚建设到农资配送、技术服务、销售市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育种和育苗环节的发展,为西葫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平原县注重品牌建设,202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农户的辛勤付出,平原县西葫芦产业已经成为全国的“风向标”,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