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郡舆地全图》:清代海南岛的地理与民俗画卷
《琼郡舆地全图》:清代海南岛的地理与民俗画卷
《琼郡舆地全图》是清代嘉庆年间绘制的一幅海南地理与风俗长卷,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这幅地图不仅展现了清代海南岛的行政区划和自然景观,更以生动的插图描绘了黎族人的生活场景,是研究清代海南历史的重要史料。
地图的基本信息
《琼郡舆地全图》绘制于嘉庆年间(1820年左右),规格为1.84米×93厘米,采用彩色绘制,比例约为1∶20万。地图采用独特的上南下北绘制方法,这种布局在古代舆图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人对空间方位的独特理解。
行政区划与地名变迁
地图中标出了清代琼州府城以及所属的13个行政单位,包括:
- 三州:儋州、万州、崖州
- 十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会同、乐会、临高、昌化、感恩、陵水
这些行政单位的设置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建制,反映了清代海南岛的行政区划状况。地图中还记载了90个地名,涵盖了港口、海湾、山岭等自然地理特征,其中一些地名如今已经消失,更凸显了这份地图的史料价值。
社会风貌与民俗风情
《琼郡舆地全图》最独特之处在于其插图形式的黎族生活场景描绘。地图中共有16幅插图,展现了黎族人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内容丰富且生动。
例如,插图中展现了黎族人过水时怀抱葫芦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还有黎族商人收货、雇人挑运的商贸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更有黎族人骑牛持刀相杀的场景,展现了其强悍的民族性格。
这些插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为研究清代海南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直观的图像资料。
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琼郡舆地全图》作为清代海南岛的地理与风俗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地理考证:地图中详尽的地名记载和行政区划信息,为研究清代海南的地理变迁提供了重要参考。
民俗学价值:插图形式的黎族生活场景描绘,是了解清代海南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展现了黎族人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历史研究:地图反映了清代海南岛的行政区划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清代海南历史的重要史料。
文化传承:作为最早的海南黎族生活实景描绘,这幅地图具有珍贵的民俗学价值,展现了海南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
《琼郡舆地全图》不仅是清代海南地理与风俗的珍贵记录,更是研究海南历史、地理和民俗的重要文物。通过这幅地图,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两百年前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