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营养管家庭护理指南:从置管到日常维护的全方位指导
空肠营养管家庭护理指南:从置管到日常维护的全方位指导
空肠营养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如术后恢复、消化系统疾病、晚期肿瘤等。它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经过食道进入空肠,直接向肠道内输注营养物质,以满足病人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促进康复。本文将详细介绍空肠营养管的家庭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进行护理。
- 营养液的选择与储存:自行配制的营养液应每次只配制当天的用量,并贮存在4℃的环境中,以保持新鲜并防止变质。输注时饮食的温度应接近体温,配好的饮食在容器中悬挂的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固定管道:空肠营养管的放置一般由医护人员操作,放置后检查放管深度,并用胶带固定管子,记录插管深度。使用Y型胶带固定,可防止导管插入深度变化。
管道的体外部分固定:应在鼻翼及脸颊做好双固定。每天测量管道体外部分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喂养方法:一般喂食流质食物,防止食物中的颗粒物堵塞管道。输液完成后,抽取生理盐水或开水冲洗管道,每班结束时检查空肠输液管是否被生理盐水冲洗通畅。
管道通畅性:保持鼻空肠管的通畅,每次使用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管道,至少50ml。如需喂药,药物需完全碾碎,充分溶解后再打入,结束需温开水冲洗导管,避免管道堵塞。
口腔和鼻腔护理: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黏膜湿润,防止出血感染、溃疡等。注意鼻腔护理,给予温水棉签擦拭或者鱼肝油滴鼻,防止鼻腔粘膜干燥出血。
活动与翻身:嘱患者在活动及翻身时幅度要小,避免压迫、折叠、牵拉营养管,用手扶鼻肠管,以免鼻肠管脱出。
管道堵塞处理:如果管道堵塞,禁止强行通管;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请及时门诊就医。
营养液注入:单次注入剂量不超过200ml;不宜过烫、过凉;速度不宜过快;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可以使用加热棒保持食物处于恒温状态,避免烫伤皮肤,确保用电安全。
并发症观察:若出现腹胀可暂停注入,缓解后方可继续;若出现腹泻症状,应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以上是空肠营养管家庭护理的一些正确做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进行家庭肠内营养的患者和家属。正确的护理不仅能保证营养的供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原文来自重症医学科赵海燕医生